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所致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基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够促进肝脏细胞再生,抗纤维化及促进干细胞向肝脏细胞分化[1];骨髓干细胞具有向肝脏细胞分化或与肝脏细胞融合的特性[2],在肝脏细胞再生和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肝细胞生长因子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起来,即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基因修饰,然后观察基因修饰后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CCl4)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希望能为慢性肝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王莉莎;段海峰;扈江伟;张群伟;王华;鲁茁壮;吴祖泽;王立生 刊期: 2005- 12
-
内镜结扎-脾栓塞联合疗法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7月对4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食管曲张静脉内镜结扎术(EVL)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较好.......
作者:黎红光;汪望月;朱雅碧;姚红响;陈根生;陈光兰 刊期: 2005- 12
-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乙型肝炎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
前期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在实验性肝损伤中可以引起Th1/Th2失衡[1],为此,我们通过检测Th1/Th2比值与肝病时持续存在的IETM的关系,探讨肝炎慢性化的机制.......
作者:李红;韩德五;张素美;赵龙凤 刊期: 2005- 12
-
复方861对鼠肝星状细胞钙离子浓度及L-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1,2].......
作者:丁惠国;王宝恩;赵春惠;贾继东;徐燕琳;唐素珍 刊期: 2005- 12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7/CD28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为了解慢重型肝炎肝损伤中B7/CD28共刺激途径的作用,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上表达B7/CD28共刺激分子的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翠雪;陈群伟;赵国根;章松平;娄国强 刊期: 2005- 12
-
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
研究应用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作为供体,在体外分离纯化后移植至患者体内,使干细胞在肝脏中生长分化为具有功能的肝细胞,使损伤的肝功能得以恢复和重构,为干细胞的进一步治疗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姚鹏;胡大荣;王帅;闻炜;周一鸣;龚丽娟 刊期: 2005- 12
-
乙型肝炎病毒在患者卵巢中的表达
近年研究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BV)可通过胎盘而发生孕期母婴传播[1,2],并制定了相应的阻断措施,但仍有约10%的患者不能通过孕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而得到保护,且出生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因免疫无反应而失败.也有研究证实HBV可以在孕早期发生母婴传播,但机制尚不清楚.还有学者推测HBV感染生殖细胞,特别是卵细胞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结合HBV作为一种泛嗜病毒,可以感染多种组织如肾脏、胰腺及胎盘等[......
作者:叶峰;李淑红;陈天燕;岳亚飞;张树林 刊期: 2005- 12
-
丙型肝炎病毒5'非翻译区DNA序列在HepG2细胞中的启动子活性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5'非翻译区(5'UTR)DNA序列在HepG2细胞中的启动子活性,以了解HCV的复制调控机制.方法分别构建HCV基因组5'UTRDNA正反向序列驱动虫荧光素酶基因表达的质粒5'UTR-Luc(+)/(-)和5'UTRDNA序列驱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的质粒5'UTR-EGFP(+)/(-),分别转染HepG2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虫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
作者:陈维贤;张娟;黄英;张君;唐霓;黄爱龙 刊期: 2005- 12
-
特异性脱氧核酶对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消化作用
目的研究特异性脱氧核酶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体外消化作用.方法设计3个分别作用于HCVRNA5'-非编码区(5′NCR)上157、168、173位点的脱氧核酶(DRz),分别命名为DRzl,DRz2,DRz3,均以5′-GGCTAGCTACAACGA-3′为脱氧核酶的催化活性中心.用内切酶XbaⅠ将含有HCV病毒序列的质粒pCMV/T7-NCRC-△Luc消化成线性,以此为模板体外转录出用[α......
作者:温晓玉;鲍万国;杨秀云;田梅梅;王峰;牛俊奇 刊期: 2005- 12
-
干扰素α抗病毒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亚型干扰素α(IFNα2b、IFNα2a,IFNα1b)对JAK-信号转导活化转录因子(STAT)通道中重要信号传导分子STAT1、STAT2、干扰素α受体(IFNAR)、蛋白激酶(PKR)、核糖核酸酶L(RNaseL)表达的影响,研究其抗病毒活性的差别,并评价IFNα抗病毒活性的关键性信号传导分子.方法1000U/ml的不同亚型IFNα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作者:卢年芳;黄爱龙;唐霓;郑瑞强;林华;朱亚彬;吴莹;陶鹏 刊期: 2005- 12
动态资讯
- 1 反义核酸协同化疗药物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 2 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 3 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 4 核糖体蛋白S6激酶1基因沉默对高糖刺激下肝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c表达的影响
- 5 40例临床肝移植血管和胆管重建经验
- 6 菊叶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4例
- 7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的癌前病变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 8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状态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影响
- 9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适人群和时机
- 10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为“肾炎”1例
- 11 肝纤维化诊断及疗效评估共识
- 12 RNA聚合酶Ⅱ启动子SMP8在活化肝星状细胞中的活性
- 13 经母婴传播丙型肝炎病毒婴儿10年转归的研究
- 14 肾上腺髓质素对肝硬化大鼠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 15 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
- 16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7 坚持学术追求卓越
- 18 服用索拉菲尼出现肾动脉狭窄1例
- 19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 20 云南省394例散发性急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