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硬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MTHFR基因C667T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肝硬化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方法检测112例健康对照者、87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其MTHFR基因C667T多态性.结果健康对照组平均血浆HCY浓度为(8.34±3.59)μmol/L,肝硬化组平均血......
作者:周秀敏;林菊生;孙雪梅;唐望先;张文英;袁顺玉;艾莉 刊期: 2005- 12
-
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肝与人工肝学组、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人工肝及血液净化科技攻关基金委员会、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联合主办、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协办的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于2005年9月1日至4日在辽宁大连举行.会议共收录论文228篇,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的70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卫生部、科技部、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大连市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国内外肝病内......
作者:陈煜;段钟平 刊期: 2005- 12
-
拉米夫定联合中药复方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其对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影响
拉米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HBV)治疗上的广泛应用,是近年来乙型肝炎治疗上的重大进展,已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用药,但每年约有20%的患者出现HBVP基因YMDD变异.而中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中药复方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YMDD变异的影响.......
作者:涂燕云;丘海先 刊期: 2005- 12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进一步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以下简称).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1],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 刊期: 2005- 12
-
全球多中心研究发现特必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疗效优于拉米夫定
在一个来自20个国家的共1367名患者参加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Ⅲ期临床全球多中心研究中,使用特必夫定(telbivudine,LDT600)治疗慢性乙肝患者一年后,通过使用所有可评估的病毒学指标衡量,患者的应答程度优于使用拉米夫定.该研究结果于2005年11月14日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度会议上公布.......
作者:金生 刊期: 2005- 12
动态资讯
- 1 醛固酮对肝星状细胞激活蛋白- 1通路调控的体外研究
- 2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肝细胞癌生长因子激活作用的研究
- 3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指标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 4 必须提高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可信度
- 5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胃粘膜细胞间粘附因子-1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6 抗肿瘤治疗期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 7 单纯微波消融与其联合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对比研究
- 8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和转归的影响
- 9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部分应答的乙型肝炎患者通过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获得HBsAg消失:New Switch研究
- 10 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水平检测及意义
- 1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新视点:关注PPARα与肝癌
- 12 中国西南地区丙型肝炎病毒6a亚型病毒株的传播速率
- 13 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干预胺碘酮诱导的小鼠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 1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三次全国肝纤维化、肝硬化学术会议纪要
- 15 吲哚菁绿滞留测试对肝储备功能的评价
- 16 己酮可可碱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研究
- 17 认真回顾研究史重视RUCAM量表在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 18 原发性肝脏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
- 19 超级白细胞介素-6重组慢病毒的构建及其对肝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 20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