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细癌高表达基因TPT1对肝细胞株L-0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对肝癌组织和肝硬化组织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在肝癌中获得的高表达基因P02,它与TPT1基因高度同源,认为P02即TPT1.研究结果表明阻断该基因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如果使该基因高表达能否导致肿瘤的发生呢?本研究将连有TPT1的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正常肝细胞L-02,观察其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探索TPT1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高天慧;段芳龄;尚佳 刊期: 2011- 04
-
人工肝治疗对肝衰竭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
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人工肝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为代表的肝脏储备功能检测是评价肝脏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脉冲式色素浓度分析仪分析法(PDDG)进行ICG排泄试验,具有微创、简便、实时、快速和兼容等优点,但目前尚多用于肝脏手术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价和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本研究通过ICG排泄试验为指标来预测肝衰竭患者预后,评价人工肝治疗对改善肝衰竭患者......
作者:周健;叶俊茂;王雪丽;陈红;徐敏芬;黄建荣 刊期: 2011- 04
-
T淋巴细胞亚群及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中的意义
我们观察了20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住院患者进展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前、后的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非特异性CTL、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亚群的变化,为预防或阻止CHB患者进展为重型肝炎提供依据.......
作者:顾锡炳;杨小娟;王娟华;徐月琴;陆忠华 刊期: 2011- 04
-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借助于简明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中文版)探讨恩替卡韦(ETV)与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4月-2008年7月于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就诊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均符合2005年的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ETV组(0.5mg/d)与AD......
作者:于进红;李强;杨霞;范文博;解双双;李雯雯;刘莉;陈士俊 刊期: 2011- 04
-
丙型肝炎病毒与其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差异
HCV与HIV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都可以通过使用污染的血制品、注射用具、性接触及母婴传播,因此,HIV与HCV混合感染较常见.HIV感染改变HCV的自然病程,加速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进程已达成共识;HCV基因型对肝病的进程和预后亦起到重要作用.那么HCV基因型的分布在HⅣ/HCV混合感染与HCV单纯感染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各自的感染途径有何不同?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们对昆明市第三人民医......
作者:雷华;庄林;樊萍;刘俊 刊期: 2011- 04
-
铁调蛋白在大鼠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铁调蛋白在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酒精组及铁调蛋白组,饲养6周后处死.检测血清ALT、AST、铁、总铁结合力(TIBC)、铁蛋白、丙二醛及铁调蛋白含量;肝组织行HE染色、普鲁士蓝铁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对照组、酒精组和铁调蛋白组的血清ALT值分别为(25.2±4.6)U/L、(37.9±14.3)U/L和(4......
作者:冀杨;张亚南;康熙雄;徐有青;王晨 刊期: 2011- 04
-
定量PCR联合基因芯片检测腹水细菌16SrRNA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目的探讨定量PCR联合基因芯片检测腹水细菌16SrRNA基因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联合基因芯片检测76例临床疑似SBP肝病患者和6例对照的非感染性腹腔积液肝病患者腹水细菌16SrRNA基因,与腹水细菌培养同时比较.结果76份疑似SBP患者腹水标本中,定量PCR联合基因芯片检测阳性17份,阳性率为22.4%,其中革兰氏阳性菌8份、革兰氏阴性菌9份;腹水细菌......
作者:潘红英;谌翠容;尚世强;孙洪运;陈群伟;徐晶;叶荣夏;娄国强;卢德荣 刊期: 2011- 04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存为特征,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的综合征.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simplyfatty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
作者:郭锦艳;陈卫星 刊期: 2011- 04
-
白细胞介素28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CV感染的治疗及预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治疗丙型肝炎普遍应用的方法.对于感染1型和4型基因型HCV的患者,40%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virologicalresponse,SVR),而感染2型和3型基因型HCV的患者获得SVR率约为80%.非洲裔美国人(黑种人)1型基因型HCV感染者只有19%~28%在治疗后获得SVR,感染2型和3型基因型HCV的患者获得SVR率只有57%,比白......
作者:陶剑;刘俊;贲昆龙 刊期: 2011- 04
-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联合苦参碱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抑制核因子-κB(NF-κB)活化后对苦参碱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灭菌等渗盐水)、苦参碱组(35mg/kg)、PDTC组(120mg/kg)和PDTC(120mg/kg)+苦参碱(35mg/kg)联合组,腹腔注射用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测定肿瘤生长抑制率;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
作者:罗娜;何松;汤为学;左国庆;廖于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
- 1 流式细胞术检测PP65抗原血症诊断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 2 肝纤维化形成中细胞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 3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7例临床诊治并文献复习
- 4 RNA干扰技术阻断PTEN表达对体外活化肝星状细胞Ⅰ型和Ⅲ型胶原代谢的影响
- 5 己酮可可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及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
- 6 重叠感染SEN病毒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
- 7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 8 rasp21、C-myc、C-erbB-2和AFP在2-乙酰氨基芴诱发大鼠肝癌变的表达
-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后
- 10 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异常的调整作用
- 11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适应现象的临床研究
- 12 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13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
- 14 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肝实质细胞体积所分摊的HBsAg表达变化
- 15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紫杉醇化学治疗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
- 16 肝癌的基因治疗:瓶颈与前景
- 17 Wnt诱导分泌型蛋白1:研究乙型肝炎诱发肝癌的新途径
-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 19 吲哚菁绿滞留测试对肝储备功能的评价
- 20 肝癌细胞HepG2间的P-糖蛋白传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