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第3期文章
  •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adsorbentrecirculatingsystem,MARS)治疗各类原因所致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并随访分析25例次MARS人工肝治疗的疗效.结果单次6hMARS治疗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618.51±200.68)mmol/L到(390.81±146.02)mmol/L,t=2.729,P<0.01]、间接胆红素[(490.0......

    作者:周新民;王新;杨艳;赵琳;苗继延;丁杰;樊代明 刊期: 2002- 03

  • 暴发型病毒性肝炎小鼠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有关病毒诱导暴发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障碍,一是尚无合适的细胞系进行人类肝炎病毒的体外培养,二是与人类暴发型肝衰竭临床综合症十分接近的较大实验动物不易获得.尽管如此,建立的两种病毒诱导的小型啮齿类动物模型为深入了解病毒诱导的暴发型肝衰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宁琴;杨东亮;罗小平;郝连杰;Gary Levy 刊期: 2002- 03

  • 肝血窦在其局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肝脏的各种生理功能如抗原的认别、病原体的清除、蛋白质的合成及代谢等均需免疫反应的参与,而肝脏的免疫功能受肝脏自身微环境的调节.1.肝血窦的组成、功能及其特征肝血窦由肝脏的毛细血管组成,其内衬托有肝非实质细胞,包括肝窦内皮细胞(LSEC)、库普弗细胞(KCs)、星形细胞、树突状细胞(DCs)及与肝脏相关的淋巴细胞,并通过Disse间隙与肝细胞相分隔,使肝细胞不能直接与血循环中的白细胞直接接触.......

    作者:龚建平;刘长安 刊期: 2002- 03

  • 核转录因子在肝星状细胞激活中的作用

    肝纤维化的形成是多种类型细胞、氧化压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一系列复杂作用的结果[1].库普弗细胞和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步骤[2].HSC可合成以I型为主的多种胶原,形成细胞外基质(ECM),破坏肝脏的固有结构,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作者:赵进军;吕志平;张绪富 刊期: 2002- 03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评价

    一、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与介入治疗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其中外科治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手术切除仍占主导地位.但手术切除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也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因为:(1)肝癌恶性程度高,极易发生早期播散和转移;(2)我国原发性肝癌多伴有严重肝硬化,往往存在肝功能失代偿;(3)相当部分的原发性肝癌为多中心发生.......

    作者:叶胜龙 刊期: 2002- 03

  •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中,我们对胸腺肽α1联合拉米夫定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64例患者,男57例,女7例,年龄16~60岁,平均34.6岁,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作者:吴福全;俞洪林;黄绍坤 刊期: 2002- 03

  • 肝细胞性肝癌中库普弗细胞的分布及意义

    既往认为,库普弗细胞不存在于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现在认为,库普弗细胞也存在于高分化肝癌及早期肝癌….本实验应用组织芯片技术(专利号:ZL99241752、ZL99241767.8)研究了HCC中库普弗细胞的分布规律,探讨它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何煦;刘凯;赵连三;周思亮;刘丽;刘聪 刊期: 2002- 03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及肝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我们观察10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的变化,并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及肝功能进行比较,以探讨TGFβ1与CHB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作为肝纤维化诊断的可靠性,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血清学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樱;宣世英;辛永宁;吕维红;初蕾蕾;李宁;张健;张梅 刊期: 2002- 03

  • 肝病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自身免疫在不同肝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antibody,AMA)作为一种自身抗体,在不同肝病中的检出情况鲜有报道.我们用ELISA法检测了96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的AMA,以探讨不同肝病检出AMA的差异以及AMA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卢建溪;邓练贤;李刚;姚春斓;姚集鲁 刊期: 2002- 03

  • IH764-3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cAMP的影响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窦Disse腔内的一种间质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核心作用.IH764-3是中国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从丹参中分离提取的一种有效单体(分子量为158)[1],我们观察它对体外培养的大鼠HSC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陈岳祥;李石;张兴荣;范列英;杨纯正;于宝玲 刊期: 20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