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年第10期

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戴琼;郭静;陈燕飞;石鼎;李兰娟

关键词: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血管紧张素Ⅱ
摘要: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的首要原因,另外随着肥胖或嗜酒导致的脂肪性肝炎的增加,肝硬化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全球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肝硬化,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成为全球20大主要死因之一[1].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经典的作用是调节血管阻力,保持水盐平衡,而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就是这其中主要的效应肽.随着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阻力的增加,多种因素导致各种介质的释放,导致内脏及全身血管扩张,RAS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作为代偿机制被激活[2].近几年,有学者发现在许多器官,比如心脏、肾脏、肝脏和胰腺等,本身就表达所有的RAS系统成分,在器官内部发挥功能,具有自主性[3].这些局部产生的血管紧张素的肽片段被证明在细胞生长、细胞增殖、凋亡、活性氧的产生、炎症及纤维增生等多种活动中发挥作用[4-5].有研究报道Ang Ⅱ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其水平升高,但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6].本研究拟观察Ang Ⅱ在肝硬化病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Ang Ⅱ参与肝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