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HBV cccDNA及HBsAg定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儿抗病毒疗效判断的应用价值
儿童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情更易慢性化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成人期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危险度可高达9%~24%[1].CHB患者肝组织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是乙型肝炎慢性化及停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抑制或清除它是治疗CHB的关键[2];它可作为监测抗病毒疗效和决定治疗终点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目前HBVcccDNA检测还没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是以往......
作者:史艳敏;储芳;史策;赫兢;陈大为;甘雨;王福川;徐志强;钟彦伟;张秀昌;张敏 刊期: 2018- 01
-
集落刺激因子1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stimulatingfactor1,CSF1)是由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合成的细胞因子,可以趋化巨噬细胞募集,而巨噬细胞可以分泌表皮生长因子等,促进细胞生长[1-2].研究显示,急性肝细胞损伤后3d,CSF1表达水平增高,并且对于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患者,生存者的CSF1水平高于死亡者,提示CSF1水平对于预后的价......
作者:阚延婷;黄小平;杨永峰 刊期: 2018- 01
-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及其预测价值
本研究选取2003年8月至2013年2月接受干扰素(interferon,IFN)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rHB)患者,收集0周、治疗12周、治疗结束、随访12周与24周的临床资料,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旨在分析其在治疗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晓鹤;杨瑞锋;金茜;马丹丽;王豪;魏来;马慧 刊期: 2018- 01
-
针对乙型肝炎病毒S编码链的反基因锁核酸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抗病毒效果
目的探讨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S编码链的反基因锁核酸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将30只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n=6),分别为空白(5%葡萄糖+脂质体)对照组、无关序列对照组、拉米夫定对照组、反义锁核酸对照组、反基因锁核酸组.拉米夫定组用灌胃法,锁核酸经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逆转录PCR检测......
作者:肖树荣;许桂丹;韦武均;彭彬;邓益斌 刊期: 2018- 01
-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探讨饮食控制联合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鸢尾素(Irisin)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并经腹部超声肝脏脂肪含量测定诊断为NAFLD的30~65岁患者,474例纳入随机对照试验,分为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和对照组,全部受试者均接受饮食干预.比较三组基......
作者:贾国瑜;韩涛;高磊;王璐;王少程;杨莉;张洁;管玥琰;闫娜娜;余红艳;肖慧娟;邸阜生 刊期: 2018- 01
-
多巴胺对轻微型肝性脑病大鼠脑内谷氨酸摄取能力的影响及其发病机制
目的研究多巴胺(DA)对神经细胞摄取谷氨酸(Glu)能力的影响,以及DA通过通路对轻微型肝性脑病(MHE)大鼠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HE模型组和DA干预模型组(n=15),其中MHE模型组采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DA干预组采用脑室内注射DA、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渗盐水,每周2次,共8周;采用脑活体微透析检测MHE大鼠和DA干预大鼠的脑内Glu含量变化,实时定......
作者:温芳芳;徐竹;刘乐平;杨建静;丁赛丹 刊期: 2018- 01
-
CTLA4Ig和CD40LIg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和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免疫球蛋白(CD40LIg)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Kamada”双袖套法建立Lewis-BN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A组(对照组):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等渗盐水;B组(BMSCs组):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BMSC......
作者:孙翀;张剑;尹东亮;李坤;王琦;谢应海;李文 刊期: 2018- 01
-
短期禁食减轻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短期禁食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周龄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75%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组(IR组)、短期禁食+75%肝IR损伤组(STS组)、sirtinol+短期禁食+75%肝IR损伤组(SIR组),并分别设立假手术组(IR-Sham组、STS-Sham组和SIR-Sham组).检查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
作者:周俊晶;秦建杰;吕凌;周浩明;张峰 刊期: 2018- 01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和脂肪肝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慢性肝病,而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越来越常见.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对脂肪肝、脂代谢的影响,以及合并脂肪肝、代谢因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病程和治疗的影响逐渐成为关注与研究的热点.......
作者:杨蕊旭;范建高 刊期: 2018- 01
-
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磷酸肌醇-3-激酶(PI3K)家族下游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该激酶在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前数据表明mTOR信号通路效应物的失调表达存在于40%~50%的肝细胞癌中,并且mTOR通路的激活与较低分化的肿瘤、较早的肿瘤复发和较差的生存预后相关.现对mTOR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素贞;徐锋;孙长青;徐平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研究进展
- 2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实验性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
- 3 继发性胆汁淤积的分子机制
-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
- 5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TV DNA检测的意义
- 6 血清胱抑素C对肝硬化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 7 肝细胞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8 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
- 9 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 10 钙非依赖性磷脂酶A2抑制剂减少肝细胞脂性凋亡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 11 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转录因子活性差异分析
- 12 自然杀伤细胞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13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短程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 14 对《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的意见
- 15 强化营养治疗促进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镜治疗患者创面的愈合
- 16 13C呼气试验——一项肝储备功能的定量检查
- 17 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所致肝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 18 国产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 19 脐带间充质细胞输注治疗大鼠肝硬化模型后表达谱的变化
- 20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对肝癌耐药细胞株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