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P53凋亡刺激蛋白2对荷瘤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增长快和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深入研究肝癌的发病机制,寻找更加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靶点、是肝癌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p53凋亡刺激蛋白(apoptosisstirnulatingproteinsofp53,ASPP)2是ASPP家族中早被发现的分子,其显著功能是能调节p53及其家族成员的凋亡功能.大量实验表明ASPP2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1]......
作者:梁蓓蓓;薛邦德;高美连;汪红志 刊期: 2015- 10
-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基因siRNA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体内外抑制肝癌作用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为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成员,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跨膜糖蛋白中[1].ALCAM为Ⅰ型跨膜蛋白,通过异嗜性黏附形式和同嗜性黏附形式介导细胞间黏附[2].有研究结果显示,ALCAM与多种肿瘤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3-4].目前siRNA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根据siNA原理,通过pSES-HUS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针对人ALCAM基因的pSES-ALCAM-siRNA,以人肝......
作者:钟立;苟菊花;邓念;申昊;张秉强 刊期: 2015- 10
-
序贯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效果及其安全性的回顾研究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多发生于妊娠晚期的危重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因其病变进展凶猛,可在1至2周内迅速恶化为肝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故孕妇及胎儿病死率极高[1].人工肝技术是能够部分替代肝脏功能的支持系统,近年来广泛开展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临床试验,其结果均显示可使各种原因引发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得到有效救治[2].本研究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近6年收......
作者:贺娜;赵龙斌;郑洋洋;朱绍华;张静;李娜;夏琳;尹芳;周新民 刊期: 2015- 10
-
大麻素受体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组织星状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肝星状细胞(HSCs)被激活产生过多的细胞外基质(ECM)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大麻素(cannabinoid)是体内分布广泛的脂溶性信号分子,其作用由特异性大麻素受体1(CBR1)和大麻素受体2(CBR2)介导.已知CBR1在多种肝脏疾病中表达上调,促进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但肝纤维化组织的HSCs中CBR1和CBR2的表达及其意义鲜有报道.本......
作者:戴二黑;万世卿;叶立红;冯路路;王琨;张连珊 刊期: 2015- 10
-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患者240周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估恩替卡韦及阿德福韦酯片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患者240周的疗效.方法90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恩替卡韦0.5mg/d(38例)或阿德福韦酯片10mg/d(52例),于治疗前及治疗24、48、96、144、192周和240周,检测HBVDNA、生物化学指标、腹部B型超声、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同时观察并发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治......
作者:连佳;韩涛;向慧玲;刘芳;吕洪敏;高艳颖;王凤梅 刊期: 2015- 10
-
PNPLA3基因I148M过表达的Huh7细胞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与甘油三酯的关系
目的探讨PNPLA3基因I148M过表达的Huh7细胞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与甘油三酯的关系.方法用空病毒和携带PNPLA3基因I148M突变型的慢病毒感染Huh-7细胞,构建空病毒组(对照组)和PNPLA3基因I148M突变型组(突变组).分别用油红O染色显示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变化,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各组细胞中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荧光定量PCR测定SREBP-1c......
作者:黄海燕;安佰全;辛永宁;姜曼;金文文;林中华;姜相君;宣世英 刊期: 2015- 10
-
Notch信号通路在小鼠急性肝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急性肝衰竭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小鼠复制急性肝衰竭模型,病理学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测定肝组织Jagged1、Notch1、Hes5mRNA与蛋白质以及NICD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CD68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血清ALT、AST、白细胞介素10(......
作者:曹伟;赵彩彦;王玮;赵欣;苏淼;王亚东;申川 刊期: 2015- 10
-
体质量指数对2型糖尿病患者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2型糖尿病患者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影响.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者101510人中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未合并NAFLD的人群作为观察队列,纳入终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2847例,根据基线BMI分为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随访各组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度体检时......
作者:王珊;张海玲;佟博;王谦;张艳敏;朱国玲;吴寿岭 刊期: 2015- 10
-
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经济地位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通过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社会经济地位(SES)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查阅2007年和2012年重复住院的T2DM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第一次住院时无NAFLD的病例,电话随访受试对象的SES(包括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职业类型),按SES高低将其分为2组,比较两组第二次住院时NAFLD的发病率,计算相对危险度(RR)、......
作者:贾国瑜;李雪粉;王璐;李强;杨莉;李娜丽;邸阜生 刊期: 2015- 10
-
Wnt信号通路表达异常对肝炎、肝细胞肝癌的临床意义
肝细胞性肝癌(HCC)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HCC发生、发展的机制十分复杂,主要与HBV和HCV的慢性持续性感染相关.Wnt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相对保守的信号传导途径,具有调节细胞增殖、极性、胚胎发育过程中命运及组织内稳态作用,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导致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1].Wnt信号通路可分为经典信号通路和非经典信号通路,前者即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研究较......
作者:潘刘翃;姚敏;姚登福 刊期: 2015- 10
动态资讯
- 1 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细胞癌诊断治疗推荐意见(摘要)
- 2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TV DNA检测的意义
- 3 抗纤复方Ⅰ号对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胶原合成的干预
- 4 阿德福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耐药率及耐药株进化情况
- 5 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
- 6 射频消融联合瘤体边缘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大血管旁肝癌的疗效分析
- 7 JAZF1基因调节棕榈酸诱导肝细胞促炎因子表达的作用
- 8 树突状细胞亚群相对数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肝损伤的关系
- 9 原发性肝结核瘤1例
- 10 蛋白酶K浓度对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 11 Fas/Fas配体系统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促进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进展
- 12 趋化因子Fractalkine对小鼠实验性肝癌的基因治疗
- 13 加强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 14 丙型肝炎相关微小RNA的研究进展
- 15 HBV共价闭合环状DNA与血清HBV DNA、HBsAg、ALT、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 16 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治疗耐药相关突变的临床意义
- 17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 18 干细胞:我们用来治疗什么样的疾病
- 19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YMDD的自然变异
- 20 食管胃静脉曲张经内镜治疗后再出血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