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年第2期文章
  • 从人源免疫抗体库筛选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单链抗体

    目的获得高亲和力的全人源化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的单链抗体.方法以健康供血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来源,以PreS1肽体外致敏后,借助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免疫单链抗体库,库容量7×108.结果以PreS1肽进行3轮固相筛选.获得了亲和力107~108mol/L的抗PreS1单链抗体.结论通过体外致敏的方法构建人源免疫抗体库,可以快速获得高亲和力基因工程抗体.......

    作者:张志超;李琦;胡学军 刊期: 2003- 02

  • 线粒体反应氧体系与脂肪肝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是生成ATP的主要场所,在脂质氧化中起重要作用.近年大量研究发现线粒体尤其是线粒体反应性氧体系(reactiveoxygenspecies,ROS)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现就线粒体ROS和脂肪肝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作者:周作荣;彭向欣 刊期: 2003- 02

  • 环氧合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新近发现的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合成酶亚型,在多种细胞和组织的炎症过程及增殖中起重要作用.COX-2在酒精性肝病(al-coholjcliverdisease,ALD)发病过程多个环节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易辉;王新;苗继延 刊期: 2003- 02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但无过量靠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病理类型,NAFLD的防治可阻止慢性肝病的进展,改善NAFLD患者的预后.......

    作者:方继伟;范建高 刊期: 2003- 02

  • 肝癌特异性谷氨酰转肽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

    目的制备抗肝癌特异性谷氨酰转肽酶(GGT)单克隆抗体及研究此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方法以纯品GGT-Ⅱ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制备能产生抗GGT-Ⅱ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此抗GGT-Ⅱ单克隆抗体采用竞争抑制性ELISA检测人血清GGT-Ⅱ.结果对融合细胞阳性孔反复克隆后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GGT-Ⅱ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系:2G4F6B2,此单克隆抗......

    作者:汤伟;汪晓莺;高建恩;纪和平;陶其敏;季颍 刊期: 2003- 02

  • 用cDNA阵列技术研究黄曲霉毒素B1诱发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的基因变化

    目的对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动态分析,探讨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用cDNA阵列技术,将2例黄曲霉毒素B1诱发的树鼩肝癌组织分别与其癌旁组织和其肝癌形成前的活检肝组织、实验前对照和同期对照肝组织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6种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的比较方式所显示的差异表达的基因谱不同,可归为4类: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表达高于癌发生前肝的组织;癌与癌旁表达水平相仿,但高于癌发生前的肝组......

    作者:李瑗;苏建家;曹骥;欧超;仇效坤;班克臣;杨春;覃柳亮;罗丹;岳惠芬;张丽生;万大方;顾健人 刊期: 2003- 02

  • 重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NAFL)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类型.由于该病通常原发于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相关的超重/......

    作者:曾民德 刊期: 2003- 02

  • 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干扰素α1b(IFNα1b)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检测血清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HA)、透明质酸(LN)并进行肝活组织检查,确立其抗肝纤维化效果.......

    作者:张惠芸;吕卉;李新民;段红英 刊期: 2003- 02

  • 88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生遗传病.1982~2001年我们收治88例,现将诊断体会与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李堂;杜嗣廉;陈志红 刊期: 2003- 02

  • 缺血性肝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缺血性肝炎(IH)又称休克肝,是继发于低血压或休克而出现的肝脏急性炎症病变.现将我院收治的¨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徐昌青;陈自平;李振方;李雷;张建娜;张钦;沙建梓 刊期: 200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