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年第4期文章
  • 小剂量内毒素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

    通过持续24周的高脂饮食建立了大鼠肥胖、高脂血症、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观察了小剂量内毒素处理后模型大鼠肝功能衰竭的发生情况.一、材料与方法1.雄性SD大鼠28只,体重140~160g,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18只以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喂养.正常组10只以普通饲料饲养.......

    作者:徐正婕;范建高;王国良;王兴鹏;丁晓东;田丽艳 刊期: 2004- 04

  • 大黄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大黄素具有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1],现旨在进一步探讨大黄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实验: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185±23)g.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制备:首次按体重以5.0ml/kg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中国上海长江化工厂产品),以后以3.0ml/kg注射,3d1次,共42d.......

    作者:展玉涛;刘宾;李定国;毕春山 刊期: 2004- 04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性肝病前C区/BCP区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实验采用PCR技术及芯片杂交原理,对65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前-C区及BCP区A1896、A1899及nt1762/m1764联合突变检测,探讨HBV相关性慢性肝病前C区/BCP区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一、资料与方法......

    作者:周秀梅;曲迅;刘福利;邹明谨;张玉琦;孙成刚 刊期: 2004- 04

  • 大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及胸腺素对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免疫效果

    采用大剂量重组酵母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单用或联合胸腺素的方法,探讨按0-1-6个月方案常规接种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再次预防接种的方法及效果.......

    作者:李耀才;陈小萍;伍思国;杨静 刊期: 2004- 04

  • 2例输血传播病毒感染者DNA序列分析

    为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TV)的基因变异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对两例TTV感染者的不同TTV克隆DNA序列进行了分析.1.材料:(1)血清标本:研究所收集到的TTV感染者血清,从中选择两例做为研究对象.......

    作者:侯周华;谭德明;刘双虎;谢玉桃 刊期: 2004- 04

  • 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价闭合环状DNA的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但是很多肝外器官,如骨髓、淋巴结、脾、肾、皮肤、结肠、胃、睾丸、精子及肾上腺旁神经节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等均能被HBV感染[1,2].目前认为PBMC存在HBV的感染,但有无HBV的复制,仍存在争议[3].......

    作者:刘茂昌;王贵强;朴文花;张乃临;公维波;王艳;王勤环 刊期: 2004- 04

  •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对肝硬化骨代谢的影响

    现对3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钙素、尿骨胶原交联水平及骨密度进行联合检测,以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相关骨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陈自平;刘倩;王文奇;闫明先 刊期: 2004- 04

  • 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中Smad3蛋白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的表达

    对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Smad3蛋白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的表达进行检测,初步探讨这两种信号分子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梁增文;张国;王天才 刊期: 2004- 04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物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肝组织中的表达

    为进一步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肝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及分布状态,并作定位及半定量分析.......

    作者:王迎春;王英德 刊期: 2004- 04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烧伤后肝衰竭疗效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具有保护肝细胞膜、抗氧自由基损伤,促进肝酶活性,烧伤后诸多因素如休克、感染都易诱发肝细胞损害.1.资料与方法:(1)对象:1996年6月~2002年11月烧伤后并发肝衰竭者100例,男73例,女27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16.4)岁,随机分为GSH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对照组烧伤总面积分别为48.0%±23.4%、45.0%±19.7%,Ⅲ度烧......

    作者:楼非鸿;吴伯瑜;杨际慧;陈昭宏;王顺宾;陈舜 刊期: 200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