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过表达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对HepG2细胞代谢能力的影响
HepG2细胞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增殖力、并且能分泌多种血浆蛋白等优点,而它的某些合成代谢功能远不能满足生物人工肝的要求.......
作者:陈煜;李文;李卫红;张海燕;丁美;任锋;安威;段钟平 刊期: 2010- 06
-
吲哚菁绿滞留测试对肝储备功能的评价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是常见的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可导致重型肝炎,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达70%[1].由于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生化检查不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的受损程度和储备功能.......
作者:刘义荣;范作鹏;杨薇;高原;陈煜 刊期: 2010- 06
-
37 nm非计量点氧化铁颗粒致HepG2细胞凋亡的研究
本研究以肝癌细胞HepG2细胞为对象,观察37nm粒径磁性纳米非计量点氧化铁颗粒(FeOx)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对其增殖,凋亡的影响,旨在为FeOx用于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居会祥;戴真煜;孙明忠 刊期: 2010- 06
-
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乳腺癌患者化学治疗后乙型肝炎防治的效果
HBsAg阳性肿瘤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期间或之后有21%~53%发生不同程度的乙型肝炎再活动,病死率达40/0~41[1].......
作者:丁佩佩;何纲 刊期: 2010- 06
-
NAT2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相关性
目前造成肝损害常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是异烟肼,其主要通过N-乙酰化酶代谢,后者由NAT2(N-acetylteansferase2)基因编码.......
作者:邬宇美;骆子义;张红梅;彭劲甫;刘赛云;王敏 刊期: 2010- 06
-
基于核酶自剪切机制稳定分泌丙型肝炎病毒的细胞模型
目的利用核酶自剪切机制建立稳定分泌HCV的细胞膜型.方法以HCV感染性克隆的全基因组cDNA重组质粒为基础,在基因组两侧引入核酶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JFH1-核酶,并转染入HepG2细胞,加入G418溶液筛选整合有该质粒的细胞克隆.用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Westrnblot、透射电镜等技术挑选稳定分泌HCV的单细胞克隆.结果成功筛选到稳定分泌HCV的单细胞克隆,该细胞克隆能够有效产生HCV相......
作者:王盛;安小平;米志强;刘大斌;张宝中;闾军;周育森;童贻刚 刊期: 2010- 06
-
CD14和Toll样受体4的表达在内毒素致肝炎重型化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CD14和Toll样受体4(TLR4)在内毒素(LPS)诱导机体炎性因子分泌过程中的作用,阐明乙型肝炎重型化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检测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mCD14水平及CD14mRNA,TLR4mRNA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动态浊度法测定患者血浆LPS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
作者:程晓宇;张伦理 刊期: 2010- 06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短程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通过短程联合拉米夫定以提高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疗效的新治疗方法.方法所有患者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35μg开始治疗,在治疗12周时,若HBVDNA或HBeAg转阴,继续单独使用干扰素治疗至52周(A组),未达到上述条件者(B组)分为B1组及B2组,B1组短程联合拉米夫定治疗12周后继续干扰素治疗并完成52周疗程,B2组继续单独用干扰素治疗并完成52周疗程.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
作者:黄湛镰;赵志新;邓洪;张宇锋;卢翠容;高志良 刊期: 2010- 06
-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动力学
目的研究HBV准种群体在拉米夫定(LAM)与恩替卡韦(ETV)序贯治疗过程中的动态演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例采用LAM-ETV序贯治疗出现不同临床结果的患者进行了近4年的随访,用多聚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的方法研究HBV准种组成的长程动态演变,用大似然法建立遗传进化树分析代表序列的遗传进化关系,结合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分析HBV准种演变与临床过程的关系.结果2例患者均出现了LAM耐药病毒学突破,采用......
作者:刘霖;汤影子;李俊刚;周吉军;王小红;王宇明 刊期: 2010- 06
-
反向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3种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突变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检测HBV3种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突变的方法.方法以基因库公布的981条HBV基因序列为基础,设计2对地高辛标记的通用引物,扩增HBV聚合酶的逆转录区.针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10个耐药位点上的氨基酸替换形式,设计26条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包括I169T,V173L/G,L180M,A181T/V,T184G,S202I/G,M204V/I,Q215S,N236T,M250......
作者:刘彦辰;张文露;胡源;赵丽;赖国旗;胡接力;杨凤;黄爱龙 刊期: 2010- 06
动态资讯
- 1 99Tcm标记的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半乳糖基人血清白蛋白扫描评估肝脏功能的临床应用
- 2 14-3-3σ基因甲基化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 3 终末期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停药的研究进展
- 5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6 PTEN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肝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 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关系
- 8 国际自身免疫肝炎组织2016年学术会议纪要
- 9 二甲基亚硝胺致大鼠脂质过氧化变化与药物干预作用
- 10 转录因子c-myb及肝脏激活蛋白对α1(Ⅰ)胶原基因在肝星状细胞中表达的调控作用
- 11 北京地区住院肝病患者营养风险的状况
- 12 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动力的变化
- 13 HBsAg及B7-2抗原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免疫研究
-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15 醛固酮对介导大鼠肝星状细胞收缩的非钙离子依赖信号通路的影响
- 16 规范化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预后分析
- 17 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与肿瘤肝内复发的相关性
- 18 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19 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儿童血清二肽基肽酶Ⅳ的水平
- 20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