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年第3期文章
  • 重型乙型肝炎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建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方法应用含8192条人体cDNA的微阵列芯片和来自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标记cDNA,分析了1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10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基因表达谱.通过应用GenePix4000B扫描仪和ImaGene3.0分析软件比较Cy5标记的慢性重型肝炎来源cDNA与Cy3标记的ASC来源cDNA的杂交结果,获得个体基因的相对表达......

    作者:刘映霞;胡国龄;谭德明;何淑雅;刘双虎 刊期: 2003- 03

  • 脱氧核酶对丙型肝炎病毒RNA的剪切活性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特异性脱氧核酶的体外剪切活性,探讨其用于抗病毒基因调控的可能性.方法以HCV5-非编码区及部分C区(5'-NCR-C)中两个具有5'…A↓U…3'特征的序列为靶位,以5'GGCTAGCTACAACGA3'为活性中心,设计并合成两端经硫代修饰的脱氧核酶(TDRz),即TDRz-127和TDRzl.用NarI将质粒pHCV-neo完全线性化后,以之为模板体外转录获取......

    作者:于乐成;顾长海;王升启;毛青;陈忠斌;刘鸿凌 刊期: 2003- 03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受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D81分子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LDL-R)两种穿膜蛋白分子上[1].近的研究表明,LDL-R可能是HCV感染肝细胞的受体候选分子[2].......

    作者:成军;李莉 刊期: 2003- 03

  • 肝干细胞

    1958年Wilson和Leduc在研究小鼠营养性肝损伤的修复机制中发现,增殖的毛细胆管细胞(终末胆管细胞)具有干细胞样特性,可分化为肝细胞及胆管细胞,于是首次提出原始肝脏细胞的概念.......

    作者:陈耀凯;王宇明 刊期: 2003- 03

  • 树鼩实验性肝癌发生过程p53基因的变化

    目的探讨由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的树鼩肝细胞癌变过程,p53基因的表达及变化.方法将树鼩分为四组:A组:HBV+AFB1,B组:只感染HBV;C组:只摄入AFB1;D组:作空白对照.定期肝活检,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实验树鼩肝及肿瘤组织进行检测.结果(1)接受HBV及AFB1双因素的A组,肝细胞癌(HCC)发生率(66.7%)明显高于只接受HBV的B组......

    作者:苏建家;李瑗;班克臣;覃柳亮;王辉云;杨春;欧超;段小娴;李永翊;严瑞琪 刊期: 2003- 03

  • 丙型肝炎病毒NS5A对p53活性调控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HCVNS5A对抑癌蛋白p53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观察pwwp-luc,pwwp-mut-luc,pC53-NS3及pCNS5A分别转染或共同转染HepG2、Huh7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应用凝胶滞留试验观察HCVNS5A是否影响p53与其特异DNA序列的结合.结果内源性p53能激活p21启动子转录功能,使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增加(3.49×105与0.60×......

    作者:龚国忠;蒋永芳;朱映华;苏先狮 刊期: 2003- 03

  • 树突状细胞与肝癌的免疫治疗

    近20年来通过对树突状细胞(dendriuccells,DC)的研究,学者们逐渐认识到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DC是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作者:曹雪涛 刊期: 2003- 03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与前S1抗原融合蛋白诱导小鼠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了去除C末端的HBV核心抗原和前S1抗原融合蛋白,经免疫印迹试验表明其具有特异抗原反应性[1].进一步用该融合抗原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诱导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产生情况.......

    作者:陈心春;周伯平;李美忠;王召钦;王火生;张斌;唐蔚 刊期: 2003- 03

  •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克隆人肝细胞癌差异表达基因

    Diatchenko等[1]报道了一种新的快速克隆差异表达基因cDNA的方法,称为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十分适用于克隆造成某种特殊细胞表型的特异表达基因,例如正常和病变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人肝细胞癌(HCC)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基因的突变与表达异常有关.我们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克隆HCC与癌旁非癌组织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为今后获得HCC疾病易感基因及其功能研......

    作者:朱武凌;段芳龄;刘东亮;范秉琳;张玲;高天慧;陈香宇 刊期: 2003- 03

  • 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观察

    以垂体后叶素作对照进一步观察奥曲肽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VB)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时血胰高糖素、一氧化氮(NO)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奥曲肽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爱国;王江滨;赵平;焦健;王广 刊期: 2003- 0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