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年第10期文章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区疼痛的心理测量与组织学变化的研究

    我们对49例肝功能正常但伴有明显肝区疼痛不适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分别进行心理测量与肝穿刺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作者:王全楚;朱广义;申德林;张燕 刊期: 2006- 10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细胞免疫反应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清除作用已得到充分的研究和重视,宿主对HBV的免疫应答,需要T、B细胞间的密切合作,而B细胞在宿主抗HBV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较少.为探讨体液免疫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变化,我们检测了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CD5+B细胞(CD5+CD19+)、传统B细胞(CD5-CD19+)、全B细胞(CD19+......

    作者:秦浩歌;颜迎春;吴晓枫;刘沛 刊期: 2006- 10

  • 衍射增强技术对肝脏诊断的意义

    相位衬度成像是通过记录X射线穿过物体后相位的改变量而成像的一种技术,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其折射率可以写成n=1-δ-iβ[1],其中β为吸收项,δ为相位项,在通常医学诊断使用能段中,相位项比吸收项大1000多倍,因此在吸收衬度很难探测的情况下仍有可能观察到相位的衬度.......

    作者:彭屹峰;陈绍亮 刊期: 2006- 10

  • 激动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激动素(kinetin)本源于植物,目前广泛应用于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激动素能抑制细胞的分化过程,对人的成纤维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1].我们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上,结合Ⅰ、Ⅲ、Ⅳ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探讨了激动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张振纲;田德英;周健;马小军;许东;吴亮;宋佩辉 刊期: 2006- 10

  • Multistix10SG试验在诊断自发性腹膜炎中的应用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肝硬化腹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对SBP常有漏诊、误诊及误治.目前多形核白细胞(PMN)检测是诊断SBP常用的实验室指标,近国外研究了应用尿试纸条目测法检测腹水感染和诊断SBP的价值,而国内外尚未发现有人将与其相似试验的机测法应用于腹水感染的检测,本研究旨在探讨尿十项试纸条(Multistix10SG)试验目测法及......

    作者:李锦;潘煜;鲍万国;牛俊奇;王峰 刊期: 2006- 10

  • 重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进化树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发生率高,已明确HBV为A~H8个基因型[1].HBV基因型是反映HBV自然史发生变异的特点,是病毒变异进化的结果.HBV变异是引起重型肝炎的重要原因,累积变异可引起基因型的改变.国内有关重型肝炎与HBV基因型及进化树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RFLP)对65例HBV感染的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HBV基因分型,对部分B型和C......

    作者:许正锯;杨红;陈先礼;沈建坤;张启华;王崇国 刊期: 2006- 10

  • 应用RNA干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表达

    RNA干扰(RNAi)是一种由双链RNA(dsRNA)引发的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机制.在这一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过程中,与双链RNA有同源序列的单链RNA(如mRNA)被降解,从而阻断基因表达[1,2].RNAi过程的关键是由双链RNA切割产生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干扰RNA(siRNA),从而由siRNA介导对靶mRNA特异性的降解[3].随着制备小干扰RNA(siRNA)的技术进步,RN......

    作者:王玥;牛俊奇;丁艳华;王峰 刊期: 2006- 10

  • 靶向鼠双微粒体2反义寡核苷酸诱导HepG2细胞凋亡

    鼠双微粒体2(MDM2)基因初是从一个含有双微粒体(DM)的自发转化的BALB/3T3DM细胞中克隆出来的一个高度扩增的癌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以和抑癌基因蛋白p53相互作用.MDM2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1,2],在肝癌细胞HepG2中的表达是正常肝细胞的2.4倍,可能参与肝细胞癌的形成和进展,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2-4].因此,本研究针对MDM2基因应用特异反义寡核苷酸(ASO)降低HepG2细......

    作者:滕光菊;滕光寿;李保森;邹正升;张伟;赵军;常彬霞;唐彦 刊期: 2006- 10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核心启动子区突变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能导致急、慢性肝病,其中全球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近4亿.每年由于HBV慢性感染引起的肝硬化,肝细胞癌死亡患者超过47万人[1].而由于HBV病毒复制过程缺乏校对机制,在慢性感染的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很高,相关研究多的HBV突变株主要有:发生在翻译水平的前C区突变(G1896A);发生在核心启动子(BCP)区,即A1762T和G1764A的联合突变;发生在HBVDNA聚合......

    作者:翁彭剑;高国生;丁世雄;梁晓岳;唐向荣 刊期: 2006- 10

  • 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它的范畴从单纯的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和终末期肝病[1].被认为是导致儿童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因,并且与全球范围内的儿童肥胖发生率上升呈平行状态.由于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案,其机制的研究对于阻止NAFL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其病理生理过程[2].脂联素是近来发现的脂肪组织分泌产物,是由脂肪......

    作者:方燕兰;梁黎;邹朝春;洪芳;傅君芬 刊期: 20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