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年第1期文章
  • 乙醇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的肝硬化预后的临床探讨

    乙醇与肝炎病毒共同作用已经成为我国东北地区肝硬化患者的第三大原因[1].本研究对乙醇与肝炎病毒共存肝硬化患者的临床预后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向国卿;孟晓丹;贺小虎;王颖;张岱;王炳元 刊期: 2009- 01

  • 微小RNA-21对肝纤维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成熟的微小RNAs(miRNAs)在细胞质内与靶mRNA序列3'末端非翻译区互补配对,阻止其蛋白质翻译过程,对该基因形成转录后抑制[1~2].肝纤维化主要依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产生大量胶原纤维[主要是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及细胞外基质[3],HSC的活化通过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完成,Smad-7对该通路有强烈的抑制作用[4].......

    作者:王瑾;孙世波;孙铁为;张新宇 刊期: 2009- 01

  • 不同亚型干扰素α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研究

    我们用Abbot试剂盒检测干扰素(IFN)α-2b、IFNα-2a、IFNα-1b对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的抑制率,用RT-PCR、Westemblot以及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基因应答水平上信号传导分子STAT1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比较信号传导分子的表达水平与1FNα对HBsAg和HBeAg抑制率的关系,以探讨用信号分子STAT1作为一种新的抗病毒评价标准的可......

    作者:卢年芳;黄爱龙;郑瑞强;林华;杨德刚;陈齐红;邵俊;於江泉 刊期: 2009- 01

  • 大鼠McA-RH 7777肝细胞癌模型的影像学特征

    目前用于介入治疗的大鼠富血供肝细胞癌(HCC)模型非常缺乏,通过建立HCC大鼠模型易于大批量地进行介入治疗研究,性价比高.McA-RH7777细胞株是上皮来源细胞,90%处于对数增长期的细胞甲胎蛋白阳性,将其接种于Buffalo大鼠肝内,能较好地模拟人HCC的生长方式.......

    作者:张学彬;王平;周大勇;王建华 刊期: 2009- 01

  • 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基亚胺亲和膜对血清胆红素的清除效果

    目前临床上胆红素的清除效果还有待提高,主要问题在于清除率不高,治疗时间过长以及成本高.解决的好办法是采用更好的膜材料,大限度地提高胆红素吸附效果.我们的前期实验已经发现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基亚胺(CA/PEI)膜对体外配制的胆红素溶液中的游离胆红素有良好的吸附作用[1].......

    作者:李蕾蕾;段志军;鞠佳;贺高红;高志红;李晓宁 刊期: 2009- 01

  • 表达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干扰素γ重组质粒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

    本研究通过HBV核心基因DNA重组质粒联合干扰素(IFN)γ基因表达质粒同时免疫动物,了解经联合细胞因子DNA免疫后,免疫小鼠T细胞增殖、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及细胞因子释放等免疫效应.探讨联合IFNγ基因表达质粒用于DNA免疫的应用价值.......

    作者:汤裼;韦嘉;杨林;姚集鲁;江元森 刊期: 2009- 01

  • 腺病毒介导的ezrin抑制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是一种与细胞骨架重排,细胞变形运动有关的分子,近年来被报道与肿瘤转移有关[1].我们以前期研究[2-3]筛选出的有效小干扰RNA序列为基础,构建以ezrin为靶点的腺病毒小发夹RNA(shRNA)载体,使ezrin在细胞内获得稳定持续的下调,从而为深入研究膜-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肿瘤细胞运动转移方面的作用及其相关的分子信号转导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志军;张岩;刘康达;柯爱武 刊期: 2009- 01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起病隐匿,70%~85%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通过阻断肝癌血供,导致肿瘤缺血,坏死,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1-2].......

    作者:杨林;张小明;周翔平;官泳松;董国礼;翟昭华 刊期: 2009- 01

  • 罗格列酮对大鼠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的影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种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其作用广泛,与肝纤维化也存在密切联系[1].本实验选择PPARγ的高亲和配体罗格列酮作用肝星状细胞(HSC),观察罗格列酮对HSC增殖、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Ⅰ型胶原(ColⅠ)以及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密切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罗格列酮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冯业霜;马红;岳兰萍;刘天会;丛敏;尤红;贾继东 刊期: 2009- 01

  • B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复制能力评价

    目的构建在亚太地区广泛流行的B基因型HBV可复制性克降,为该基因型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在体外分别扩增HBV基因组的相应片段,并进行连接,构建含1.3倍HBV基因组的可复制性克隆.体外转染Huh7细胞系以评价其抗原分泌和病毒复制的情况,使用高压尾静脉注射建立急性感染小鼠模型以评价体内病毒分泌情况以及肝内抗原表达的情况.结果所构建的克隆体外转染Huh7细胞后可分泌高浓度的HBsAg......

    作者:李磊;张振华;沈鸿;田拥军;郝友华;王宝菊;赵西平;杨东亮 刊期: 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