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核因子κB和环氧化酶-2在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核因子κB(NF-κB)是参与细胞凋亡与增殖调控的重要转录因子,环氧化酶-2(COX-2)是其靶基因之一.COX-2参与肝脏疾病的物质代谢紊乱及炎症纤维化过程.现旨在观察NF-κB与COX-2在酒精性肝病(ALD)中的表达,探索其在A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周华丽;虞朝辉;陈韶华;陈卫星;王丽君;应李雄;厉有名 刊期: 2004- 09
-
肝癌中乙型肝炎病毒整合位点的分离鉴定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HBV整合是致癌的可能机制之一.传统上,HBV整合位点的鉴定主要通过反复的筛选肝细胞癌(HCC)基因文库获得.现报道一种快速分离鉴定HBV整合位点的新方法,为探讨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
作者:高海峰;屠红 刊期: 2004- 09
-
热休克蛋白gp96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检测及其意义
热休克蛋白gp96的发现为肿瘤和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gp96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gp96在抗肝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李承霖;孟忻;郎振为;张立洁 刊期: 2004- 09
-
DNA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及丁型肝炎病毒的初步研究
现分别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丁型肝炎病毒(HDV)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多对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打印制备成芯片,并用限制性显示(RD)技术标记样品,探索此方法制备基因芯片的可行性.......
作者:孙朝晖;郑文岭;张宝;石嵘;马文丽 刊期: 2004- 09
-
缬沙坦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对受体生物学功能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研究发现,RAS的主要介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诱导纤维化而与其血液动力调节作用无关.研究以肝星状细胞(HSC)系HSC-T6细胞为主要实验对象,探索缬沙坦对AngⅡ引起的HSC-T6细胞的增殖、细胞内钙浓度及胶原合成影响,从而在体外探讨缬沙坦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作者:申凤俊;唐淑珍;王平;阴赪宏;李琴;贾继东;王宝恩 刊期: 2004- 09
-
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检测肝癌组织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采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法检测26例肝癌患者肝癌组织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病例资料:收集2001年9月~2003年5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手术的肝癌患者肝癌组织标本,共26例,均为原发性肝癌.病理诊断:肝细胞癌25例、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癌1例.其中男21例,女5例,平均48.9岁,术前无化疗.......
作者:余元龙;季明芳;李晓玲;胡泽民 刊期: 2004- 09
-
人参皂甙Rh2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信号传导的影响
人参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人参皂甙是人参中主要的活性有效成分.我们曾发现人参总皂甙在体外能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分化[1,2],近又发现人参皂甙单体Rh2(G-Rh2)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有诱导分化作用.G-Rh2诱导SMMC-7721细胞分化过程中,癌细胞的信号传导系统必然会发生改变.通过研究G-Rh2对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受体型酪氨酸激酶-......
作者:曾小莉;涂植光 刊期: 2004- 09
-
白细胞介素-10、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肝星状细胞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研究拟通过观察外源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干预对肝星状细胞(HSC)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的变化,进一步探讨PDGF-BB及IL-10在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黄月红;王小众;陈运新;陈治新;张莉娟 刊期: 2004- 09
-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72例临床分析
现对172例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DLL)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72例DLL来自1464例结核住院患者,男129例,女43例.年龄19~76岁,<20岁1例,20~60岁121例,>60岁50例.体重<50kg者65例,>50kg者107例.吸烟52例,嗜酒48例.有肝炎病史或入院时乙、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者31例,其中HBVM(+)21例,抗-HCV(+)10例.......
作者:程书权 刊期: 2004- 09
-
树突状细胞与肥大细胞瘤细胞融合后诱导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效应
该研究利用聚乙二醇将相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与小鼠的肥大细胞瘤系P815融合在一起,形成治疗性DC瘤苗,并对这种树突状细胞瘤苗免疫小鼠后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王全楚;冯志华;周永兴;聂青和;白雪帆 刊期: 2004- 09
动态资讯
- 1 乙醇对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窗孔的影响
- 2 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 3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及其在肝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4 丙型肝炎病毒E1蛋白的模拟表位研究
- 5 青岛地区汉族人群PNPLA3基因rs738409(C→G)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
- 6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7 FibroTouch与FibroScan肝脏硬度和脂肪定量检测效能的比较
- 8 慢性乙型肝炎自然史的研究
- 9 酒精性肝病的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改变
- 10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区疼痛的心理测量与组织学变化的研究
- 1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 12 芹菜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表达的影响
- 13 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用于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国际相关指南解读
- 14 暴发性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
- 15 干扰素辅助治疗肝细胞癌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16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BCP区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关系
- 17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肝癌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进展
- 18 羟基喜树碱诱导SMMC-7721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耗散的蛋白质组分析
- 19 罗格列酮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逆转机制的研究
- 20 不同实验方法在监测拉米夫定耐药突变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