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异常表达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现已鉴定出数种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1arendothelialgtowthfactor.VEGF)或称血管通透性因子,为一种特异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已糖化的多功能蛋白,它与多种肿瘤的血管形成有关[1].我们就VEGF的构成、结构特点和在肝癌中的表达特征等新研究作一综述.一、VEGF分布及基因构成VEGF可促进毛细血管生成,可在很多正常组织中表达......
作者:姚登福;孟宪镛 刊期: 2001- 03
-
生长抑素抑制肝癌增殖的研究进展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尤其受到关注.研究SST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将对肝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一、SST及其受体1.SST及其结构特性:SST是一种由神经内分泌细胞、炎性细胞、免疫细胞所产生,针对离子、营养素、神经肽、神经递质、甲状腺和类固醇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起作用的调节多肽,其分布主要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对多种生物学活动具有广泛的抑制作......
作者:汤丽平;唐承薇 刊期: 2001- 03
-
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中常见的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carcinoma,HCC),对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能准确估计肝癌原发灶转移能力的持异标记物、制定有效防止肿瘤转移的对策,为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张卫国;王一 刊期: 2001- 03
-
我国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现状及评价
近二十年来,随着医学物理学、影像学、麻醉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外科技术的日臻成熟,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率、及术后生活质量均有较大提高.但与其他肿瘤治疗相比,肝癌的疗效远未如人意,究其原因除肝癌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预后外,治疗方法的选择、病人甚至外科医生的治疗观念亦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我国肝癌治疗的现状作简要叙述.......
作者:陈孝平;张必翔 刊期: 2001- 03
-
血清IL-1 β、TNFα变化对肝硬化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1.研究对象:(1)肝硬化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8±7)岁.并根据尺桡骨密度均值减2倍标准差以下诊断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将患者分为OP及非骨质疏松(NOP)两组.(2)对照组:15例男、性.平均年龄(47±10)岁,为体检筛选的健康人.2.检测项目:(1)血清IL-lβ比利时Biosour公司、TNFα深圳晶美、骨钙素(osteocalc......
作者:刘倩;毛海婷;陈自平;王文奇;闫明先;李雷 刊期: 2001- 03
-
B超引导下经皮细针吸取肝脏肿瘤活检56例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1.我院超声科于1999年5月~2000年3月.对56例肝肿瘤患者(50例原发性肝癌和6例胃肠道癌肿手术后肝转移).在B超导向对肝肿瘤瘤体内进行酒精注射前后,细针活检的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肝癌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或经肝动脉栓塞术后肝内出现新的结节;或因肿瘤多发而无法手术者;或因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缺乏手术指征;或因小肝癌患者要求非手术者,以及胃肠道癌肿手术后出现肝内转移性肿块者......
作者:杨映红;林礼务;杨发端;高上达;林秀芳;何以敉 刊期: 2001- 03
-
酒精调节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乙醇和异戊基丙醇是含可以调节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的表达来影响药物的代谢.方法应用大鼠动物模型和原始鼠肝细胞培养及Northemblot杂交技术,观察乙醇和异戊基丙醇处理肝细胞前后UGT同工酶nRNA的变化.结果长期酒精喂养大鼠显著增加了UGTlA1mRNA和UGTlA5nRNA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177%和166%.长期酒精喂养同样也明显增加了UGT2Bl和UGT2B3......
作者:李延青;王凯;于涛;赵宾;李君曼;张尚忠;赵宪村 刊期: 2001- 03
-
丁型肝炎病毒核酶结构改建及其对丙型肝炎病毒RNA的剪切活性
目的观察经过结构改建的丁型肝炎病毒核酶(HDV核酶)对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RNA是否存在剪切作用.方法对HDV基因组核酶的茎Ⅳ区和底物结合区进行改建,获得3种针对HCVRNA的HDV核酶RzC1、RzC2和RzC3.体外转录制备含HCVRNA5′-非编码区(5′-noncocodingregion,5′-NCR)及部分C区的底物RNA(HCVRNA5′-NCR-C),进行5′端放射性标记.......
作者:于乐成;顾长海;毛青;李奇芬;王宇明;闵峰 刊期: 2001- 03
-
电穿孔对原代大鼠肝细胞生物学性状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电穿孔条件对原代大鼠肝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优化外源基因转染原代肝细胞的条件.方法以低电压(220~400V)、高电容(500~950μF)单脉冲电击原代大鼠肝细胞后接种培养,分别于36h~9d不同时点采用台盼蓝拒染法与MTT法观测肝细胞活力,并检测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蛋白(ALB)、ALT与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以未电穿孔肝细胞为对照组.结果培养36h~9d各组肝细胞存活率均高于......
作者:姚云清;张定凤;罗云;张大志;黄爱龙;周卫平;任红 刊期: 2001- 03
-
DHBV感染鸭特异免疫应答比较
目的研究嗜肝病毒感染病毒清除或向慢性化转变的免疫机理.方法通过接种不同龄鸭、不同感染方案建立DHBV急性、慢性感染组及免疫组模型.并检测各组病毒复制及特异体液和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结果成年鸭接种DHBV导致一过性病毒血症的形成,感染后抗-DHBs和抗-DHBc的水平比慢性感染组高(P......
作者:唐霓;黄爱龙;郭树华;齐珍元;张定凤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一种改进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分离方法
- 2 280例肝穿刺标本质量调查分析
- 3 抑制脂筏对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转导作用的影响
- 4 肝病病理的共同特征:Hedgehog信号通路活化
- 5 经皮经肝醋酸注射治疗肝囊肿
- 6 药物性肝损伤100例临床病理分析
- 7 重症肝病合并脑出血2例报道
- 8 第四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纪要
- 9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流行、诊断及治疗的现况概述
- 10 婆罗双树样基因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 11 人肝脏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变化的功能聚类分析
- 12 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
- 13 腺病毒介导多基因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 14 C/EBPα基因在大鼠肝星状细胞内的表达及意义
- 15 武汉地区戊型肝炎病毒开放读码框3的基因序列分析
- 16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研究
- 17 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相互作用蛋白
- 18 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可行性
- 19 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疗效预测
- 20 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