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腺病毒载体shRNA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肝细胞的Fas表达
肝细胞Fas抗原表达与肝细胞的炎症活动度有关.有人通过阻断Fas信号引起的肝细胞过度凋亡,以探讨治疗肝脏疾病的新方法[1].RNA干扰(RNAi)技术是有效的基因沉默工具,我们通过腺病毒Fas-shRNA串联表达载体感染小鼠,观察其对LPS诱导小鼠肝细胞Fas过度表达的抑制效应.......
作者:刘明社;赵中夫;王兰;张国英;张芸;杨慧;乔京贵;韩德五 刊期: 2007- 06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大鼠肝再生衰竭中的作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可塑性,包括可以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1].目前诱导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体内外相关实验研究已经由动物向人MSCs过渡[2-4].基于人MSCs的人体内实验则较为少见,具体机制尚不明了[5,6].因此本实验将人MSCs移植入大鼠肝衰竭模型,对其体内变化机制进行观察.......
作者:谭浩翔;高毅;陈建锋 刊期: 2007- 06
-
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1,2],参与HSC活化的多种因素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氧化应激产物等,需通过HSC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才能发挥作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关键通路,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3].近年来发现该信号通路与肺及肾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4,5],但该信号途径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阻断Wnt/β-caten......
作者:翁志宏;雷延昌;彭程;张淑玲 刊期: 2007- 06
-
肝硬化患者肠道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肝硬化患者因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感染,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肝硬化患者的肠道真菌感染呈逐年增多趋势,为了解肝硬化患者肠道真菌感染的特点及其防治方法,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肠道真菌感染的86例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代敏 刊期: 2007- 06
-
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白细胞介素8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在肝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肿瘤性血管生成是其中的重要步骤.研究表明,一些血管生成因子参与了肿瘤微血管生成的过程,其中包括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IL-8.本研究通过测定60例肝癌患者的血清MIF、IL-8水平,观察其在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探讨其与肿瘤进展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林曲;黄明声;胡波;董敏;温景芸;吴祥元 刊期: 2007- 06
-
急诊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
回顾分析7例急诊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方法,旨在提高急诊肝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水平,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凝血功能检测方法:血小板计数用自动血球计数仪Sysmex-XT-1800i型测定,血块收缩时间用凝固法,血浆鱼精蛋白附凝试验(3P试验)用手工法.血浆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用SysmexCA-500型自动检测仪测定.......
作者:穆振国;曹广涛;郭见光;徐贵星;张朋飞;汉利;尹戈;郝金成;尚曦;曹军;刘军 刊期: 2007- 06
-
nm23H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如基因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可能是产生基因突变,导致抑癌基因功能失调,引起肿瘤发生和转移的重要因素.本实验采用PCR-SSCP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HCC的nm23H1基因D17S396位点的MSI和LOH,以及nm23H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分析D17S396位点的遗传不稳定性,对HCC中nm23H1基因表达和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为揭示......
作者:钟建平;卢海英;李继承 刊期: 2007- 06
-
干扰素α和γ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疗效对比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有效药物阻断肝纤维化的发展是提高该病预后的关键.现已证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在有效杀虫治疗后,仍需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治疗[1].由于诸多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调节剂被认为是有前途的抗肝纤维化药物种类之一[2].已有学者用IFNy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并取得了肯定疗效[3].IFNα是否也具有此......
作者:王伟雅;李飞;贾雪梅;王红;李翠英;金亮 刊期: 2007- 06
-
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转染L02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HLA-A,B,C和MHC Ⅰ类链相关基因A/B分子的表达
目的以双拷贝HBV全基因质粒pEcob6转染非癌性肝源细胞株L02细胞建立有HBV分泌的细胞转染模型,通过检测细胞表面HLA-A,B,C及MHCⅠ类链相关基因(MIC)A/B分子,分析HBV对肝细胞HLA-A,B,C和MICA/B表达的影响.方法用EcoRⅠ酶切掉pEcob6的HBV基因并连接,构建无HBV基因的对照空质粒;用脂质体法以pEcob6或空质粒与pcDNA3.1-neo共转染L02细胞......
作者:陈敏;彭明利;石庆凤;任红 刊期: 2007- 06
-
重组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学反弹与干扰素中和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重组α干扰素(rIFNα)治疗CHB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与干扰素中和抗体(NAb)产生的关系.方法485例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的CHB患者,给予rIFNα1b治疗,每次5×106U,每周3次,疗程个体化(6~37个月,中位数10个月),疗程中1~3个月检测1次肝功能,并以PCR荧光定量测定HBVDNA、AbbottEIA试剂检测HBeAg、抗病毒生物中和法检测NAb.结果485例患......
作者:刘定立;骆抗先;冯筱榕;张明霞;侯金林 刊期: 2007- 06
动态资讯
- 1 中国人群自然杀伤细胞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
- 2 JAZF1基因调节棕榈酸诱导肝细胞促炎因子表达的作用
- 3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 4 小肝癌多排螺旋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多期扫描价值的探讨
- 5 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治疗持续应答的关系
- 6 生物人工肝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7 纤维淤胆性肝炎
- 8 亲体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术后铜代谢变化的研究
- 9 抵抗素对人肝脏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和葡萄糖转运子2基因表达的影响
- 10 干扰素α抗病毒活性的实验研究
- 11 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4在外源性Noggin模型大鼠再生肝的表达及其意义
- 12 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的构建、表达及导向研究
- 13 沈阳地区650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分析
- 14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临床研究
- 15 去甲肾上腺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16 胰岛素对人肝细胞L02水通道蛋白9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通路
- 17 一种新的拉米夫定及干扰素联合疗法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研究
- 18 下腔静脉膜性阻塞患者肝右静脉与下腔静脉夹角关系的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研究
- 19 乙型肝炎病毒发生rtA181T突变的临床特点与意义分析
- 20 2'-5'寡腺苷酸合成酶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易感性和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