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建立
一、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现状基因扩增技术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先进手段之一,为多种疾病提供了核酸的诊断依据,但部分地区呈现开展基因扩增检验过热现象,造成检验结果和临床意义十分混乱;为加强对临床基因扩增检验的管理,1998年卫生部医政司发文,停止临床出PCR检验报告.......
作者:郑怀竞 刊期: 2001- 05
-
肝纤维化非创伤性指标的综合诊断
近50年来对肝纤维化(LF)的研究有很大进展.过去曾认为LF仅是肝细胞坏死后间质细胞支架塌陷的结果,现在认为主要是HSC激活后形成大量细胞外基质,特别是间质胶原蛋白大量积聚.是人体对肝脏损害后一种修复疤痕反应,以局限病理损害.但其持续过度发展常造成严重肝损害,以至肝硬化(LC)及肝衰竭.LF形成过程中常受基质降解及基质积聚两方面因素制约,受细胞因子调控.早期LF是可逆性的,采用有效抗纤维化治疗,包......
作者:张定凤 刊期: 2001- 05
-
以肝病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肝豆状核变性30例
我院1992年5月~1999年4月收治30例以肝病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肝豆状核变性(Wilsondisease,WD),误诊为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世殊;张鸿飞;杨晓晋 刊期: 2001- 05
-
慢性乙型肝炎的肝脏微循环变化
我们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行组织学观察肝脏微循环的病理改变.......
作者:郝菁华;王万忠;朱菊人;任万华;石军;韩国庆;王书运;谢英渤 刊期: 2001- 05
-
根治幽门螺杆菌对肝硬化高氨血症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pylori,HP)由于其尿素酶活性较尿素酶阳性的肠杆菌强好多倍而产生大量氨.本研究旨在了解根除HP对肠菌群得以适当治疗的肝硬化患者高氨血症的影响.......
作者:刘春英;张成有;徐瓴鸽 刊期: 2001- 05
-
肝细胞癌及慢性肝病的肝脏图象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
为探讨HCC发生机理,寻找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和方法,特作以下实验.......
作者:申丽娟;章宗籍;张华献;黄润;欧阳明;杨微波 刊期: 2001- 05
-
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亚单位核酶的体外制备与活性鉴定
]目的研究针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受体β亚单位基因的核酶的制备与体外切割活性鉴定.方法将大鼠PDGF受体β亚单位基因的PCR片段克隆于T载体T7启动子下游,32P标记的体外转录物作为靶RNA;设计并合成针对大鼠PDGF受体β亚单位胞外区的核酶,将核酶基因克隆于自我切割核酶载体P1.5的5′-cis核酶和3′-cis核酶之间,并进行32P标记的转录.核酶与靶RNA按一定比例和条件进行切割反......
作者:陆翠华;张忠兵;陈岳祥;张兴荣;卫立辛;郭亚军;金由辛 刊期: 2001- 05
-
白介素18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小鼠肝癌的联合基因治疗
目的观察白介素18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小鼠肝癌MM45T.Li联合基因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小鼠IL-18基因克隆入pGCEN中,构建成pGCEN/IL-18.包装成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肝癌细胞MM45T.Li,制出具有生物活性的MM45T.Li/IL-18瘤苗,灭活后对荷瘤小鼠进行皮下接种.同时利用AdCD/5FC对小鼠肝癌原位注射,进行联合基因治疗.结果在接受治疗30d后,MM45T.Li对照组肿......
作者:孙文长;唐展云;魏道严;汤宇澄;陈诗书 刊期: 2001- 05
-
携带AFP增强子反义c-fms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构建人肝癌细胞中高效特异表达的反义c-fms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扩增人c-fms癌基因第571位酪氨酸为中心的DNA片段,将其反向克隆入pcDNA3载体(命名pAS);将扩增的人甲胎蛋白(AFP)增强子核心区克隆入pAS(命名pAEAS).磷酸钙法将空载体pcDNA3及反义真核表达载体pAS、pAEAS分别转导入HepG2肝癌细胞及HeLa宫颈癌细胞......
作者:崔俊;杨冬华 刊期: 2001- 05
-
聚合白蛋白和胶体32P瘤内注射治疗肝癌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单纯注射胶体32P和先注入聚合白蛋白(MAA),再注射胶体32P两种不同给药方法的32P体内分布情况,探讨瘤内注射MAA和胶体32P治疗肝癌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在Balb/c小鼠右侧胸前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10d后长出直径约1cm的肿瘤,将其随机分为2组,第1组只注射胶体32P1.85MBq;第2组先注入1×105颗粒MAA,再注入胶体32P1.85MBq,注射后30min、24h、4......
作者:刘吉勇;杨崇美;邵文博;韩建奎 刊期: 2001- 05
动态资讯
- 1 肝脏炎性假瘤伴血清甲胎蛋白强阳性1例
- 2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临床研究
- 3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出现血清转换的持续性研究
- 4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乙型肝炎e抗原反式激活蛋白结合蛋白的基因
- 5 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抗原的提呈作用
- 6 PKH26标记示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硬化大鼠体内的迁移
- 7 肝细胞癌复发或转移与HBV DNA水平及其基本核心启动子区1762/1764双突变的关系
- 8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中辅助注入等渗盐水技术的应用价值
- 9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临床研究进展
- 10 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 11 2012年肝癌领域研究进展
- 12 第六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纪要
- 13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合并遗传性血色病1例
- 14 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
- 15 沈阳地区650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分析
- 16 肝肾综合征与血氨水平的关系
- 17 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疗效预测
- 18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Gilbert综合征患者33例临床及其基因突变分析
- 19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显著改变肝癌HepG2细胞中exosome免疫相关分子种类和含量
- 20 肝移植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及其处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