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通过检测D-葡萄糖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为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静;寇炜;李娟;陈轩;姬瑞;王爱勤;薛群基 刊期: 2004- 11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研究
为了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的瘦素(Leptin)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的状况,对40例NAFL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瘦素、胰岛素等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向华;王维敏 刊期: 2004- 11
-
幽门螺杆菌对人肝细胞系HepG2的病理作用
研究采用体外肝细胞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共培养,测定HP作用后HepG2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以探讨HP对肝细胞的病理作用.......
作者:张艳;范学工;黄宇琨;陈仁;代洪 刊期: 2004- 11
-
川芎嗪和大黄酸联用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研究拟用大黄酸和川芎嗪两种单体联用(简称芎黄联用),观察二者联用的抗纤维化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谭力学;李孝生;刘增权;刘梁英 刊期: 2004- 11
-
药物性肝病104例临床分析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两医院住院患者中药物性肝病病例104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佳;徐芸;杨玉秀;贾百灵;周炳喜;杨慧 刊期: 2004- 11
-
基因芯片高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耐药株及对其突变热点的分析
目的通过大规模、多位点检测深圳地区拉米夫定耐药株,进一步了解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各种分布状况.方法用基因芯片法对552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得出192份拉米夫定耐药突变标本,再对192份耐药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2份耐药标本中,191份YMDD突变,124份528位点突变,9份555位点突变.YMDD突变中88%为:YVDD、528位点同时突变;YIDD单独突变;YIDD、528位点同......
作者:李兵;周伯平;彭劲甫;陈立炎;李丽雄;王召钦;王敏;刘赛云;蒋小玲 刊期: 2004- 11
-
乙型肝炎病毒逆向点杂交基因分型法建立及应用
目的利用逆向点杂交技术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新方法,通过对HBVDNA阳性血清抽样标本进行基因分型,了解佛山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状态.方法以HBV基因组的X区序列为主设计分型引物与探针,将活性氨基标记的探针依次固定在尼龙膜上,制成检测膜条.用标记生物素的引物进行HBVDNA扩增,将扩增产物与检测膜条杂交,以POD与TMB显色,判断基因分型结果,通过与基因测序结果比较确定新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杨光;崔金环;陈姝;司建华;谭家驹 刊期: 2004- 11
-
抗半胱氨酸蛋白酶-7核酶的克隆、体外表达与切割活性的研究
目的设计并合成抗小鼠半胱氨酸蛋白酶-7(caspase-7)的锤头状核酶,并对它们的体外表达与体外切割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计算机软件对锤头状核酶和小鼠caspase-7基因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核酶的DNA序列在体外由自动合成仪合成,小鼠caspase-7目的基因通过RT-PCR扩增获得,将核酶基因和caspase-7基因分别克隆入载体pBSKneoU6′和pGEM-T中,通过体外转录得到核酶和c......
作者:张(韦华);谢青;周霞秋;姜山;金由辛 刊期: 2004- 11
-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人类基因组草图2001年的正式发表[1]和预计2003年的终完成,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后基因时代.后基因时代的生命科学重心,已从解析生命的全套遗传信息(遗传密码)转移到系统研究这些遗传密码代表的实际意义(生物学功能)上来,即蛋白质的研究,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作者:谭焱;吕志平;张绪富 刊期: 2004- 11
-
c-My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等4种分子表达对肝癌手术切除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c-Myc、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对肝癌手术切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外科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资料,大径≤5cm,均为单发结节,切除前未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跟踪随访,记录有无复发及复发时间,分为两组,术后1年内复发组15例(A组);术后2年后复发或未复发组15例(B组).蜡块重新切片,行c-Myc、Ki-67、MMP-2、VEGF......
作者:崔俊;董宝玮;梁萍;于晓玲;于德江 刊期: 2004- 11
动态资讯
- 1 趋化因子IP-10和MIP-3α在大鼠同种异体肝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 2 核苷(酸)类药物应用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近期预后分析
- 3 复方银杏提取物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防治作用
- 4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表达特征及其在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5 罕见原发性血色病合并Gilbert综合征1例
- 6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CV RNA是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效果的预测因子
- 7 肝癌转移复发研究需有新思路
- 8 阿德福韦酯致范可尼综合征2例分析
- 9 抗肝纤维化药物的临床应用
- 10 成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致亚急性肝衰竭1例
- 11 核苷类似物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 12 熊脱氧胆酸促进肝脏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
- 13 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效果与人白细胞抗原-DRB1*1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
- 14 急性肝衰竭大鼠全营养液应用的实验研究
- 15 加强乙型肝炎重症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16 微囊化乳猪肝细胞培养
- 17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
- 18 减少肝炎复发,提高肝移植存活率
- 19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研究
- 20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克隆和筛选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的反式调节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