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乙醇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病毒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体内的持续感染、复制和基因表达是急、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嗜酒明显影响乙型肝炎的预后,使其易于重型化、慢性化,且肝癌发生率升高.嗜酒与HBV感染对肝脏损伤有协同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HBV转基因小鼠的乙醇干预,探讨它对HBV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利于对乙型肝炎及酒精相关性肝病的防治.......
作者:陈建;赵卫东;王敏;刘福国;李君曼 刊期: 2005- 06
-
健脾理气汤对裸鼠人肝癌高转移模型的影响
通过健脾理气汤对肝癌高转移模型加脾虚模型作用的研究,观察其对肝癌转移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癌转移干预的机制.......
作者:成文武;宋明志;薛琼;沈晔华 刊期: 2005- 06
-
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定量检测肝功能的研究
有研究者用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PheBT)发现肝病患者摄入L-[1-13C]苯丙氨酸(13C-phe)后13CO2排除能力下降[1].我们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相关研究也取得有意义的结果[2].由于13CO2呼气试验的内在机制以及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并不十分明确,从而限制了呼气试验在临床的广泛应用[3].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动物呼气试验模型进行大鼠PheBT,以验证该实验方法的可行......
作者:严惟力;蒋义斌;林祥通;孙旭;戎兰;梁棋;孙大裕 刊期: 2005- 06
-
重型肝炎人工肝血浆置换肝素应用的实时监测
重型肝炎有凝血机制的障碍,肝素的使用将进一步加重凝血功能的紊乱.目前国内人工肝治疗肝素用量大小不一,很多单位往往依据经验或血液透析的用量.肝素用量不足将导致管路凝血,影响治疗顺利进行,肝素用量过大将加重出血倾向,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本研究通过实时监测人工肝血浆置换时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状况并随时调整肝素的用量,保证了治疗的安全顺利进行,并为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体外循环肝素的规范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煜;段钟平;韩大康;赵军;李颖;杨建昆 刊期: 2005- 06
-
新城疫病毒杀伤肝癌细胞的体外研究
新城疫病毒(NDV)是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成员,其基因组为约15kb的单股负链RNA,主要感染禽类,NDV只有一个血清型,并且根据其F基因117~125位氨基酸裂解位点的序列可将其划分为强毒株和弱毒株.目前国外研究表明NDV溶肿瘤株73-T能选择性杀伤人和动物的肿瘤细胞,具有潜在的治疗多种肿瘤的作用[1,2].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弱毒株LaSota上,有关强毒株F48E9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
作者:张沛怡;曹殿军;胡立华 刊期: 2005- 06
-
慢性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优势菌及其耐药性的分析
本研究对慢性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168株细菌感染谱和耐药性变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新动态,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作者:张玉江;郭强;王会亮;王靖;马福玲;苏翠丽;张艳玲 刊期: 2005- 06
-
虫草菌丝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解偶联蛋白2的影响
解偶联蛋白2(UCP2)一方面可以防止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生[1],另一方面,可能对机体造成不良后果[2].本实验观察了虫草菌丝对UCP2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影响.......
作者:代东伶;沈薇;管晓琴 刊期: 2005- 06
-
纳络酮防治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在临床上已有显著疗效,但防治酒精性脂肪肝(AFL)未见系统研究.通过体外、体内实验观察不同剂量纳络酮对防治AFL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防治AFL提供一种新方法.......
作者:王颖;沈志祥;冯志强 刊期: 2005- 06
-
树突状细胞亚群相对数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肝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相对数量与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和肝脏病理炎症损伤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患者血清HBVDNA,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DC亚群.结果血清HBVDNA<106拷贝/ml慢乙肝患者外周血DC2相对数量显著高于HBVDNA≥106拷贝/ml患者和健康者(P<0.05),而后两组间DC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
作者:高斌;陈红松;赵桂鸣;朱凌;季颖;费然;戴晨阳;徐健;朱理珉;魏来 刊期: 2005- 06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的胎儿脐带血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及功能
目的探讨孕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其胎儿脐血的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并与健康胎儿、健康成人及成人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体外分离慢性HBV感染产妇及健康产妇胎儿脐带血、健康成人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树突状细胞转化,行流式细胞术对其表型进行分析,通过交叉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DC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12检测来分析DC的功能.结果慢性HBV感染......
作者:张恒辉;杨慧霞;席宏丽;何豫;朴文花;赵鸿;于敏;王贵强 刊期: 2005- 06
动态资讯
- 1 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动态观察
- 2 干扰素作用下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体外实验研究
- 3 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4 肝脏未成熟畸胎瘤1例
- 5 药物相关性胆管消失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
- 6 应用氟尿嘧啶口服新剂型S-1节拍性化学治疗抑制裸鼠LCI-D20原位移植瘤的血管形成
- 7 肝癌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分析
- 8 重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应答功能研究
- 9 EB病毒感染引起成人急性黄疸型肝炎1例
- 10 丙型肝炎病毒受体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 11 抗肝癌单链抗体体外亲和力成熟的改造及意义
- 12 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胰岛素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表达的影响
- 13 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三维全肝动态磁共振灌注成像对纤维化分期的量化价值
- 1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
- 15 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 16 重组干扰素α-1b诱导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随访
- 17 能谱CT定量分析在鉴别肝癌和肝脓肿中的价值
- 18 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纤维化肝组织c-myb表达的影响
- 19 2014年非传染性肝脏疾病诊治进展
- 20 肝源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