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激活素及相关肽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激活素(activin,ACT)、抑制素(inhibin,INH)都是早由性腺分离的糖蛋白激素,因对垂体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分泌分别呈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作用而得名。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也是首先在性腺中发现的糖蛋白激素,也可抑制FSH分泌,但其效力仅为INH的10%~30%,后来发现FS是ACT结合蛋白,可与ACT不可逆结合......
作者:黄新;李定国 刊期: 2000- 05
-
腹水真菌感染2例报道
例1,男性,27岁。因高度乏力、纳差、腹胀13d于1998年2月16日住当地医院。入院检查:体温37.2℃。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大量腹水征、腹水多形核白细胞计数120×106/L。血与腹水培养均阴性。诊断为亚急性重型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氧氟沙星等抗生素3周,口服强的松7d,腹水明显增多转入我院。两次腹水培养均为念球菌生长,口腔粘膜涂片亦查见念珠菌。给予酮康唑及支持治疗......
作者:苏尊玮;黄兴清;王仁明 刊期: 2000- 05
-
重视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重型肝炎预后严重,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近年来我国医务界对重型肝炎的早期及轻症患者的治疗做了很多研究,而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一些关键问题仍未能突破,急待深入研究。 我国“重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已沿用很长时间,对肝炎的防治工作有过较大贡献,但是这个标准有些笼统,和国外通行标准不相一致,彼此临床研究结果难以进行比较。......
作者:张定凤 刊期: 2000- 05
-
细针肝穿活检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针道种植的预防
我们在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aspirationbiopsy,FNAB)作为原发性肝癌的常规诊断方法。 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994年3月至1998年7月共有813例患者行FNAB,包括AFP阴性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387例;确诊的原发性肝癌41例;FNAB评价肝癌非手术疗法疗效385例。(2)FNAB方法:B超穿刺探头引导经皮行肝内病灶细针活检,活检针型号为20......
作者:李航;黎乐群 刊期: 2000- 05
-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合并戊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对18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toxicdiffusegoiter,TDG)合并戊型肝炎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对象为1993年1月至1999年1月住院的18例TDG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37.3±8.6)岁,均符合1995年5月全国(北京)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TDG经专科会诊确诊,病程0~12年(中位数2.5年)。随机抽出同时期住院的27例戊型......
作者:林炳亮;张晓红;杨林;江柏泉;曾龙驿;杨绍基 刊期: 2000- 05
-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和血清HA、PCⅢ检测对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研究
我们联合检测各类型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并对其中36例慢性肝炎和1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与其肝组织病理改变作对照。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84例肝病患者,男62例,女22例,平均年龄(36.5±6.8)岁,其中急性肝炎12例,慢性肝炎轻度20例,中度30例,重度8例,慢性重型肝炎4例,静止期肝硬化3例活动期肝硬化7例。......
作者:苗士奎 刊期: 2000- 05
-
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的体会
我们从1990年开始,分别开展了单环套扎器和五环套扎器的临床应用,现就两种套扎器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1.对象与方法:80例患者系西安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0~1999年住院患者,男57例,女23例。年龄24~72岁,平均48.67岁。根据使用套扎器的不同分为单环套扎组(单环组)和五环套扎组(五环组)。单环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8.32岁。食管曲张静脉2级3......
作者:董蕾;王进海;罗金燕;左爱丽;韦斌 刊期: 2000- 05
-
不同剂量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比较
1.资料与方法:1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1996年7月~1998年6月在本院住院患者,男117例,女29例,年龄16~58岁,符合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其中27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HBeAg及HBVDNA均为阳性,剔除了重叠HAV、HCV、HDV、HEV或HIV现症感染。入选前6个月内均未用过干扰素-α(IFNα)或其它免疫调节药物。A组(对照组)34例,仅给予一般护肝治疗;B组4......
作者:陆坚;马为民;周伯平;敖飞建;王召钦;刘艳;戴炜;王平 刊期: 2000- 05
-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胃粘膜细胞间粘附因子-1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PHG)的形成机理,对PHG患者胃粘膜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1)门静脉高压组:68例门静脉高压患者,男性41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46.8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以胃镜下见到胃食管静脉曲张,结合B超、螺旋......
作者:王俊平;杨艳英;张乃珍;王大骏;郭志杰 刊期: 2000- 05
-
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1.资料与方法:患者血清标本-80℃保存,HCC44例,LC30例,健康献血员30例。组织标本:经病理证实的HCC标本35例,正常肝组织6例。smICAM-1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分析,ICAM-1用相对定量,即ICAM-1量=(样品灰度-本底灰度)×样品面积。血清sICAM-1应用ELISA法检测。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2.sICAM-1测检的结果:(1)......
作者:主余华;傅丽娜;孙成刚;王延军;劳萍;张勇 刊期: 2000- 05
动态资讯
- 1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对干扰素α-2b诱导的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磷酸化及核转移的影响
-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与血清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 4 PTEN过表达及其突变对活化肝星状细胞纤维状肌动蛋白的影响
-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不同合并症患者的代谢异常比较
- 6 代谢组学在肝脏疾病的应用进展
- 7 动脉-门静脉系统异常分流致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与治疗
- 8 熊果酸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 9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
- 10 抗重组新型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变构体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 11 抗磷脂综合征继发布加综合征1例
- 12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机遇与挑战
- 13 和厚朴酚通过激活JNK信号通路强化TRAIL的抗肝细胞癌HepG2细胞作用的机制
- 14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 15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阻断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16 α-干扰素抗肝纤维化疗效的初步临床观察
- 17 1.3倍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 18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 19 病毒载量动态检测在乙型肝炎治疗和研究中的意义
- 20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