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sp600125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bcl-2、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

    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与增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环节.乙醛刺激HSC活化与增殖,是导致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因素[1、2].研究表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JNK、P38是HSC活化与增殖导致肝纤维化发生的主要信号传导通路之一.乙醛刺激HSC中JNK磷酸化水平随sp600125(JNK信号传导通路特异性阻断剂)浓度增加而减少[3].本实验用sp60......

    作者:唐文;蒋明德;李小安 刊期: 2006- 01

  • 应用RNA干扰抑制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诱导HepG2细胞凋亡

    人端粒酶由RNA亚单位(hTR)和蛋白组分构成.蛋白组分包括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基(hTERT)和端粒酶相关蛋白1(hTEP1).hTERT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是细胞永生化过程中端粒酶活化的限速步骤[1].抑制hTERT的表达可快速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不是通过端粒缩短所致[2].表明hTERT除了其蛋白催化活性外,尚可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研究表明采用针对hTERT的反义核酸抑制h......

    作者:夏云;何云燕;朱道银;林汝仙;王升启 刊期: 2006- 01

  • 菲律宾蛤仔饮食对白兔实验性脂肪肝形成的影响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RP)属帘蛤科动物,俗称蛤仔.相关研究表明,其体内含有较丰富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RP饮食对于血脂及脂肪肝形成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抑制脂肪肝形成的作用机制.......

    作者:孙樱;辛永宁;张梅;初蕾蕾;周蓉蓉;吕维红;张健 刊期: 2006- 01

  •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抑制层黏连蛋白B1链基因转录活性的研究

    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不仅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抗肝损伤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1].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层黏连蛋白B1链(LAMB)基因上游调控序列进行分析克隆,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CAT3-LAMBp报告基因载体,与pcDNA3.1(-)-ALR表达载体共转染COS7细胞,证明ALR的转基因表达对LAMB启动子具有下凋作用,使下游CAT基因的表达减弱.本研究为阐明ALR的生物学......

    作者:邵凤娟;成军;马英骥;杨倩;纪冬;王琳 刊期: 2006- 01

  • 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的建立及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是HBV基因组复制中间体mRNA和前基因组RNA的合成模板,是HBV持续感染的关键[1].近期研究表明,cccDNA也是抗病毒治疗结束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主要原因[2,3].本研究旨在建立和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cccDNA水平.......

    作者:魏红山;董庆鸣;庄辉;宋淑静;刘志英;成军 刊期: 2006- 01

  • 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浆对C 3A细胞增殖和生物转化功能的影响

    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浆对生物反应器中肝细胞的影响研究较多,并证实患者血浆对所接触的细胞有明显毒性作用[1,2].C3A细胞株与正常肝细胞功能接近,易于培养,并已成功应用于临床[3].现采用C3A细胞为对象,研究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浆在体外对其影响.......

    作者:陈煜;赵丽莉;高虹;尤红;唐淑珍;韩大康;段钟平 刊期: 2006- 01

  • 高血糖对四氯化碳中毒大鼠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链脲佐菌素(STZ)和(或)四氯化碳(CCl4)制备糖尿病和肝纤维化模型,探讨高血糖对CCl4中毒大鼠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

    作者:范建高;田丽艳;蔡晓波;钱燕;杨兆瑞;徐正婕 刊期: 2006- 01

  • RNA干扰在动物体内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

    目的以乙型肝炎病毒(HBV)C区为靶位,动物实验体内观察RNA干扰抗HBV的效果.方法以流体动力学法建立HBV感染的动物模型,将pcDNA3.1-HBV和体外细胞实验证明有效的小干扰RNA(siRNA)尾静脉共注射BALB/c小鼠;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HBVDNA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C-mRNA......

    作者:应若素;范学工;朱才;李宁;章保新 刊期: 2006- 01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受体谱系分析及互补决定区3序列测定

    目的从新的角度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炎症活动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情况,了解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在CHB发病机制中的状态及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T淋巴细胞受体(TCR)β链V区基因各家族(BV),并采用免疫指纹技术(immunoscope)对4名健康献血员及8例处于炎症活动期CHB患者外周血TCRBV家族基因的优势利用情况及克隆性增生T淋巴细胞β链互补决定区3......

    作者:张光文;姚新生;马世武;杨创国;于乐成;侯金林 刊期: 2006- 01

  • 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患者血清病毒准种动力学研究

    目的揭示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及重型化过程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前C/C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准种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例慢性乙型肝炎两次急性发作伴重型化患者病程中5份血清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TA克隆-构象敏感凝胶电泳-测序的方法,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化过程中血清HBV准种的动态变化.结果血清HBV准种复杂性在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时为10~12,在好转时为14~17(t=3......

    作者:刘霖;王宇明;兰林;李俊刚;邓国宏;夏杰;赵学兰;张绪清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