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癌细胞HepG2表达白细胞介素6的意义
近年来,炎症及炎症因子与肿瘤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风险因素不仅包括HBV和HCV感染,还有慢性酒精性肝病、血色病和脂肪肝等慢性肝病,多种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参与其中,其中白细胞介素6(IL-6)与肝癌的关系已经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证实[1-2].近年本实验室观察到部分肝癌细胞株也表达IL-6,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肝癌细胞HepG2表达IL-6情况及其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黄玲;魏英;陈龙;邹灿;张有顺;袁方均 刊期: 2013- 07
-
维生素D结合蛋白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D-bindingprotein,VDBP)是一种合成于肝脏的多功能血浆球蛋白,在细胞外肌动蛋白和内毒素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中对5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VDB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探讨VDBP与疗效、转归及预后的关系,阐明VDBP在肝细胞再生和肝脏功能恢复中的指示作用.......
作者:陈屹一;陈瑜 刊期: 2013- 07
-
临界闪烁频率诊断轻微肝性脑病的价值
轻微肝性脑病(MHE)是指临床上无明显肝性脑病相关症状和生物化学指标异常,但用精细的智力试验或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见智力、神经、精神的异常而诊断的肝性脑病,过去被称为亚临床型肝性脑病[1].据报道,1991至2003年肝硬化患者MHE发病率国外为30%~84%[2-3];在国内为27.6%~71.8%[4-5].近期Sharma[6]对200例肝硬化患者的研究表明MHE的发病率为41%;Mittal等......
作者:王月;石绣江;希尔娜依·阿不都黑力力;范晓棠;马海林;冯娟;孙建;阿丽亚;何方平 刊期: 2013- 07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96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5例初治HBeAg阴性CHB患者接受Peg-IFNα-2a(135μg/周或180μg/周)联合ADV(10mg/d)治疗.96周治疗结束时,如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则停药随访,否则停用Peg-IFNα-2a,继续ADV维持治疗.所有患者随访至120周.基线......
作者:曹振环;马丽娜;柳雅立;金怡;何智敏;鲁俊峰;张永宏;陈新月 刊期: 2013- 07
-
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恩替卡韦经治未达满意终点乙型肝炎的疗效
目的评估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恩替卡韦经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57例恩替卡韦治疗96周达到HBVDNA<500拷贝/ml且0.227PEIU/ml<HBeAg≤50.000PEIU/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例接受ETV与PegIFNα-2a联合治疗12周后改为Peg-IFNα-2a单药治疗至48周(试验组),30例继续接受恩替卡......
作者:陈学福;陈小苹;马晓军;陈文莉;罗晓丹;廖金瑶 刊期: 2013- 07
-
Telaprevir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荟萃分析
目的了解Telaprevir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利巴韦林对基因Ⅰ型HCV感染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外2009-2011年发表的Telaprevir、Peg-IFNα及利巴韦林三联疗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合并效应值和异质性相关因素分析.共收集相关文献6篇,累计病例2677例.其中,Telaprevir、Peg-IFNα、利巴韦林......
作者:闫书山;徐栋花;张鹏军;殷杰;王平;王轩 刊期: 2013- 07
-
表面抗原插入突变乙型肝炎病毒免疫逃避株的生物功能学分析
目的我们在121例血清HBsAg/抗-HBs双阳性HBV感染者中发现2例HBsAg编码区114-115位氨基酸插入突变,本研究分析了其中1种插入突变(NTT)对病毒生物学特性包括抗原性和复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发生插入突变的HBsAg的抗原性改变进行模拟分析,同时构建带有该插入突变的复制型质粒,体外表型研究突变株的抗原性和复制能力变化.结果HBsAg114-115位氨基酸的插入......
作者:于德敏;张东华;姜节洪;陈嘉;邓琳;张欣欣 刊期: 2013- 07
-
非经典Wnt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非经典Wnt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喂以基础饲料;模型组喂以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模型组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诱导2型糖尿病(T2DM).各组继续对应饲料喂养至12周,模型组成功造模为T2DM-NASH模型.取血清及肝脏组织.检测血清葡萄糖、ALT、AST水平;苏木素-伊红及......
作者:田丰;张亚杰;王琳 刊期: 2013- 07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miR-let-7b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microRNA(miR-let-7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60例PBC患者和35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miR-let-7b的表达.分析miR-let-7b与Mayo风险评分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检测PB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v-谷氨酰转移酶的水平,分析其与miR-......
作者:钱琤;陈孙孝;任传路;仲人前;秦琴;邓安梅 刊期: 2013- 07
-
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多剂量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开放性多剂量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分别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剂高剂量(6g,2次/d,口服)和低剂量(3g,2次/d,口服)治疗12周,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对不同资料采用pearson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试验共有87例患者入选,高剂量......
作者:田丽艳;陆伦根;唐承薇;谢艳;罗和生;谭诗云;庞智;张亚历;巩兰波 刊期: 2013- 07
动态资讯
- 1 微小RNA在肝病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 2 沙利度胺干预核因子-κB活化对肝细胞癌变的影响
- 3 载紫杉醇超声微泡造影剂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及形态的影响
- 4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长期随访中的复发及其影响因素
- 5 五种评分系统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患者预后的评价比较
- 6 重组腺病毒载体携带多药耐药基因1反义RNA靶向逆转肝癌细胞多药耐药
- 7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和评估
- 8 不同策略治疗rtN236T位点变异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 9 慢性乙型肝炎组织学肝硬化的预测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 10 JNK信号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11 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 四甲基吡嗪对大鼠实验性食管静脉曲张的保护作用
- 13 磷酸化酶激酶α亚单位新突变所致的糖原累积症Ⅸ型及核心家系研究
- 14 体外定向诱导E14小鼠胚胎干细胞为肝细胞
- 15 宿主免疫应答与乙型肝炎重症化
- 16 体外RNA干扰下调PTEN表达对肝星状细胞系HSC-T6迁移的影响
- 17 黎族HBV感染者其病毒基因型及C基因启动子/前C区基因突变与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
- 18 异甘草酸镁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氧应激的影响
- 19 个体化营养治疗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肝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 20 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及其在药物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