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年第12期文章
  • 乌鲁木齐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除外酒精性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近年来,随着乌鲁木齐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模式的转变,NAF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该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2013年11月对乌鲁木齐市单位职工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调查.严格按照文献[2]的标准诊断NAFLD......

    作者:林素兰;宋江美;夏慧玲;蔡雯;热比古丽·热合曼;张向阳 刊期: 2014- 12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在不同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变化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以及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肝细胞数量)分摊后的血清HBsAg水平在不同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对144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两两比较肝组织炎症1、2、3和4级以及Ⅰ、Ⅱ、Ⅲ和Ⅳ期纤维化时血清HBsAg的水平以及经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分摊后的血清HBsAg水平.组间均数......

    作者:吴泽倩;谭雷;刘婷;李向永;赖菁;柯伟民;高志良 刊期: 2014- 12

  • 乙型肝炎病毒Y(I/V)DD变异与前C及C基因启动子变异生物信息研究

    目的分析HBV反转录酶区(RT)rtM204位点Y(I/V)DD变异与前C及C基因启动子(PC-BCP)变异关系.方法应用MEGA4对来自GenBank/EMBL/DDBJ的人类2849株HBV全基因序列序列重新排列,分析Y(I/V)DD变异与PC-BCP变异及模式相关性.结果rtM204(I/V)DD变异株217株(8.0%);PC-BCP变异株1543株(54.2%),有(1)G1896A、(......

    作者:阎丽;王介飞;王战会;孙剑;周彬;侯金林 刊期: 2014- 12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近期疗效与安全陛,探讨慢性HBV携带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慢性HBV携带者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诊断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两组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d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4、12、24、48周血清学应答率、生物化学应答率与突破率的差异,并观察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分......

    作者:颜成果;姚云清;毛晓琴 刊期: 2014- 12

  • 受控衰减参数诊断脂肪肝的临界值初探: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受控衰减参数(CAP)鉴别5%以上肝脂肪变的临界值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5个中心经“肝活体组织检查”证实的成年(>18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32例,按病理学标准将肝脂肪含量分为S0(<5%)、S1(≥5%)二个等级.使用FibroScan-502机型及M型探头完成CAP值测定.绘制CAP鉴别5%以上肝脂肪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计算曲线下......

    作者:沈峰;郑瑞丹;宓余强;施军平;陈国凤;陈建能;徐良;潘勤;徐雷鸣 刊期: 2014- 12

  • 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肠道防御素-5、分泌型磷脂酶A2和溶菌酶表达变化及其与细菌移位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ALF)大鼠模型肠道防御素-5(RD-5)、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溶菌酶(Lysozyme)表达变化及与细菌移位的关系.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8只和急性肝衰竭模型组40只,模型组再按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分为5个亚组:8、16、24、48、72h组.模型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诱导ALF.取各组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匀浆进行细菌培养;肝组织和末段回肠组织经......

    作者:黄娟君;李小鹏;程晓宇;程娜;刘娟;雷弯;刘碧霞;张伦理 刊期: 2014- 12

  • JNK抑制剂XG-10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JNK抑制剂XG-102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手术对48只雄性SD大鼠建立经皮肠系膜上静脉给药通路,10d后将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其中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喂养12周后,同时给予JNK抑制剂XG-102(1mg/kg)经皮肠系膜上静脉注射治疗4周.16周末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

    作者:胡迎宾;彭娜;雷德利;程方雄;陈以莲 刊期: 2014- 12

  • 基于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量表的药物性肝损伤140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病因构成及临床和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全军肝病中心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诊断为DILI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UCAM量表评价药物应用史与肝损伤的相关性,并分析药物种类构成、DILI的临床类型及预后特点.结果引起本组患者DILI的前3位药物为中药87例(62.1%)、解热镇痛药14例(10%)、抗生素7例(5%).男女性别比为1∶......

    作者:郝坤艳;于乐成;何长伦;汪茂荣;王寿明;李鑫 刊期: 2014- 12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家兔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肠腔大肠杆菌、肠黏膜Toll样受体4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关系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家兔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肠道大肠杆菌、肠黏膜Toll样受体4(TLR4)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并分析TNFα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14只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模型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处死.取回肠组织行电镜检查,观察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长度及宽度的变化,采静脉血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免疫......

    作者:王海昆;高鸿亮;姚萍 刊期: 2014- 12

  • 白细胞介素-33的生物学功能与肝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IL)-33是2005年新发现的一个细胞因子,广泛分布于全身多个组织器官.目前已知IL-33具有多种免疫学效应,在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在纤维化肝脏中检测出IL-33,提示IL-33可能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1].因此,研究IL-3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寻找新的药物靶点,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一、IL-33的生物学特点1.IL-33的命名:IL-33初被认为是......

    作者:许嘉彬;安海燕 刊期: 201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