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年第12期

白细胞介素-33的生物学功能与肝纤维化

许嘉彬;安海燕

关键词:肝硬化, 白细胞介素-33, 生物学特点, 生物学作用
摘要:白细胞介素(IL)-33是2005年新发现的一个细胞因子,广泛分布于全身多个组织器官.目前已知IL-33具有多种免疫学效应,在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在纤维化肝脏中检测出IL-33,提示IL-33可能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1].因此,研究IL-3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寻找新的药物靶点,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一、IL-33的生物学特点1.IL-33的命名:IL-33初被认为是蛛网膜下出血性疾病中调节大脑动脉痉挛的DVS27因子.后来Schmitz等[2]发现DVS27因子含有与IL-1样蛋白和FGF样蛋白相同的p三叶草结构,而且其受体ST2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W 2,ST2)具有与其他IL-1类受体相似的Toll样结构域.因此将其作为IL-1家族中的第11种细胞因子,命名为IL-1F11,即IL-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