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静脉压力梯度在门静脉高压相关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并发门静脉高压,当门静脉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许多并发症,如上消化道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因此测定门静脉压力对于指导肝硬化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门静脉系统解剖特点,直接测定门静脉压力困难较大,而测定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venouspressuregradient,HVPG)相对容易,后者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佳指标,临床上通过测定HVPG来反映门静......
作者:汤善宏;秦建平;蒋明德;曾维政 刊期: 2014- 07
-
丙型肝炎相关微小RNA的研究进展
引起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为HBV和HCV.目前,全球共有1.7亿人感染HCV,并且绝大部分患者于晚期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每年大约有35万人死于由丙型肝炎导致的肝癌[1].随着HCV感染率逐年攀升,且缺乏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措施,丙型肝炎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此外,由于病毒基因型不同和人种差异,抗丙型肝炎治疗效果不一,例如,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病毒唑治疗由Ⅰ型HCV引起的肝炎,治疗后复发率为......
作者:王洁;黄远帅 刊期: 2014- 07
-
中毒性肝损伤伴发肝性皮质盲1例
肝性脑病经常发生于晚期肝硬化或肝衰竭患者,主要与血脑屏障功能受损、神经毒性物质聚集、神经递质合成和代谢改变等因素有关[1].肝性皮质盲为肝性脑病的一种少见并发症,在肝性脑病中的发病率为1.3%~14.48%[2].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或漏诊.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中毒性肝损伤合并肝性皮质盲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张庆山;赵素贤;孔丽;王卫真 刊期: 2014- 07
-
肺、肝、脾、骨及脊柱多发占位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农民,66岁.其父亲及祖父均曾患有肺结核.2011年10月15日因面部“带状疱疹”抗病毒治疗1个月缓解.11月始感到乏力、纳差、腹胀,于宁波某医院查肝功能:白蛋白26.6g/L、总胆红素46.5μmol/L、直接胆红素34.9μmol/L、ALT59U/L;血常规白细胞17.9×109/L、中性白细胞87.4%;各型肝炎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均为阴性;上......
作者:范平;陈仕祥;熊志远;周艳;何维新;江军 刊期: 2014- 07
-
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治疗HBsAg血清转换后肝细胞内cccDNA仍存在1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出现HBsAg血清转换是临床治疗的理想终点[1].我们收治有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替比定夫、恩替卡韦治疗3年后获得HBsAg血清转换,但肝细胞内仍存有中等水平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closeelcircularDNA,cccDNA),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仁芳;陆忠华;黄利华 刊期: 2014- 07
-
成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致亚急性肝衰竭1例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所致肝炎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CMV并导致肝衰竭的病例临床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成人CMV感染导致亚急性肝衰竭的病例报道如下.一、病历资料患者男性,45岁,汉族,农民,因“发热、乏力、腹胀、尿黄20天”于2008年12月9日入院.入院前20d无明显诱因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7~38℃之间,四肢乏力、腹部饱胀不......
作者:李莎莎;谭林;高学武;王金玲;李风成 刊期: 2014- 07
-
肝结核病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8岁,右腹部持续性胀痛2个月,偶有咳嗽、咳痰,咳白色黏痰,无发热、消瘦等.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下肺闻及少许湿哕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无肝叩击痛,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既往于1986年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其他疾病史.辅助检查:腹部B型超声结果显示肝内回声不均,可见多个团状低回声.腹部......
作者:姚乐;李胜棉 刊期: 2014- 07
-
脐带间充质细胞输注治疗大鼠肝硬化模型后表达谱的变化
目的研究采用人脐带间充质细胞(UC-MSC)治疗肝硬化大鼠后,肝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首先分离培养UC-MSC,然后鉴定其细胞表型以及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分化能力.其次利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方法建立大鼠肝硬化动物模型,将UC-MSC通过尾静脉注射途径对肝硬化大鼠进行治疗,利用血清学检测和组织学染色评价其治疗效果,后提取肝脏RNA,进行表达谱芯片杂交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细......
作者:张海燕;明奕;刘小盾;臧传宝;迟令龙;李栋 刊期: 2014- 07
-
五种评分系统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患者预后的评价比较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动态评分(△MELD)、终末期肝病联合血清钠模型(MELD-Na)、终末期肝病模型与血清钠比值(MESO)以及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iMELD)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后中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共101例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生物化学指标.计算其M......
作者:文龙跃;何松;张浩;罗小平 刊期: 2014- 07
-
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评估肝硬化病变程度及预测肝性脑病发病风险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MSCTP)评估肝硬化病变程度及预测肝性脑病(HE)发病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的86例肝硬化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分析门静脉系统病变与Child-Pugh分级和HE分级之间的关系,探讨肝硬化MSCTP分级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并尝试应用MSCTP预测HE的发病风险.计量资料多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
作者:刘文娜;王剑;冯义朝;戴光荣;宁涛 刊期: 2014- 07
动态资讯
- 1 丹芍化纤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及凋亡的影响
- 2 葫芦巴总皂苷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 3 门静脉高压状态下门体分流的超声分型及分流量与肝性脑病的关系
- 4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3例
- 5 阿德福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3年的临床研究
- 6 多层螺旋CT及血管容积评估在胃底曲张静脉诊治中的应用
- 7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 8 肝纤维化评估方法的进展
- 9 肝癌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
- 10 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肝星状细胞Toll样受体4信号途径的激活作用
- 11 多药耐药基因反义寡核苷酸逆转肝癌细胞耐药的研究
- 12 血色病并重度黄疸1例
- 13 各型肝炎病毒单纯及重叠感染的研究
- 1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肝纤维化、肝硬化
- 15 磁共振成像R2*map示踪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内皮祖细胞
- 16 无创模型预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
- 17 再次肝移植22例临床病理分析
- 18 白蛋白和角蛋白19双标记胚胎干细胞的建立及其向肝祖细胞的分化
- 19 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影响
- 20 肝肺综合征大鼠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CD4、CD8的测定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