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年第11期文章
  • KCTD9在暴发性肝炎小鼠中的作用机制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KCTD9在暴发性肝炎模型小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78只BALB/cJ小鼠(其中雄性6只)随机分为暴发性肝炎对照组和暴发性肝炎模型组,每组39只(每组雄性3只);75只C3H/HeJ雌性小鼠分为慢性肝炎对照组(36只)和慢性肝炎模型组(39只).模型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MHV-3(100PFU).暴发性肝炎对照组和模型组48h试验点以1只雄性小鼠供取睾丸,2只雌性小鼠供取肝脾等组织标本和分......

    作者:周耀勇;邹勇;陈韬;王洪武;韩梅芳;皮斌;严伟明;习东;黄加权;罗小平;宁琴 刊期: 2011- 11

  • 丙型肝炎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全球至少有1.7亿人感染HCV.HCV感染具有高度慢性化特点,高达50%~80%的感染者由于不能有效清除体内病毒而发展为慢性感染,以及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对人类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HCV属黄病毒科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9.6Kb,共编码包括包膜糖蛋白E1、E2在内的十种蛋白.......

    作者:程敏;杨威 刊期: 2011- 11

  •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进展

    一、概述1995年,日本学者报道了一种以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4水平升高和IgG4阳性淋巴-浆细胞的组织浸润为特征的纤维炎症性疾病,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pancreatitis,AIP)[1].现已认识到AIP是一世界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包括胰腺肿大或肿块(可能类似于恶性肿瘤)、血清IgG4水平升高、组织淋巴-浆细胞浸润和激素治疗有效[2].......

    作者:田丽艳;陆伦根 刊期: 2011- 11

  •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下调miR-192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通过调节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miR-192的表达而抑制其凋亡的机制.方法设立3个细胞组:稳定转染HBx基因的HepG2细胞(HepG2/HBx),稳定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HepG2/pcDNA3.1)以及未作转染的HepG2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3个细胞组的凋亡率差异,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3组细胞中miR-192的表达......

    作者:谢琼慧;何星星;常莹;蒋翔;林菊生 刊期: 2011- 11

  • let-7c对HCCLM3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用瞬时转染的方法研究let-7c对人肝癌细胞HCCLM3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脂质体2000将miRNA转染人人肝癌细胞HCCLM3,设let-7c组转染let-7c,设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miRNA,设空白组不做任何转染.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转染后细胞生长增殖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的差异.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PCR检测转染后细胞周期蛋白(cyc......

    作者:公方晓;夏景林;杨毕伟;徐晓晶;吴伟忠 刊期: 2011- 11

  • 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3对HSC-T6细胞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3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中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mRNA和蛋白水平的检测,探讨外源性TGF-β3对HSC-T6分泌内源性TGF-β3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T6,未加入外源性TGF-β3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加入外源性TGF-β3(10ng/ml)培养的细胞为TGF-β3组.(1)分别在l、2、4、12h和24h收集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内源性TGF-......

    作者:李莹;邓亮;钱伟;周建宁;徐可树 刊期: 2011- 11

  • 原肌球蛋白1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及肝星状细胞中的动态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原肌球蛋白1(TPMl)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及肝星状细胞(HSC)中的动态表达.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24只).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第2、4、6、8周(每组各6只)门静脉采血及取肝组织标本;HSC-T6细胞设对照组及刺激组,刺激组以5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48h.苏木素-伊红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

    作者:刘俊;王春莹;陈永平;林镯;阳韬;陆小蒟 刊期: 2011- 11

  • 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检测的临床应用

    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closedcircularDNA,cccDNA)是HBV复制的初始模板.近年来,随着以选择性实时荧光PCR技术为代表的各类cccDNA检测技术日渐成熟,以及临床医生对cccDNA检测临床意义认识的不断提高,cccDNA检测已从基础研究逐渐进入到临床应用.......

    作者:赵克开;缪晓辉 刊期: 2011- 11

  •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定量检测的发展和意义

    HBeAg由HBV前C(PC)区/C区基因编码,属非结构蛋白,不参与构成病毒颗粒,合成后经内质网分泌至肝细胞外,在血清中以可溶性二聚体蛋白形式存在.HBeAg的生物学功能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可能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例如可诱导T淋巴细胞发生对HBV的免疫耐受,刺激Th2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以及通过Fas-FasL介导的机制清除Thl细胞,引起Thl/Th2失衡,从而与HBV的持续慢性感染有关[1].......

    作者:魏来;杨瑞锋 刊期: 2011- 11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长期以来HBsAg的检测主要用于血液的筛查或HBV感染的诊断.近年来,随着商业化HBsAg定量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血清HBsAg定量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一、HBsAg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自然史CHB的自然病程通常分为4个阶段:免疫耐受(IT)期,免疫清除(IC)期,低复制(LR)期和HBeAg阴性肝炎(ENH)期,但不是每一个患者都会经历这4个阶段,这4个阶段也并非总是依次出现.......

    作者:张继明;王瑾瑜 刊期: 2011-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