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方法比较及其应用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的方法不断更新[1].目前常用的免疫学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固相放射免疫法及免疫荧光法[2].放射免疫分析虽然具有高灵敏度的优点,但其不可避免的放射性对操作者的身体是有害的.胶体金法是一种优化的方法,其优点是速度快,10min即可判读结果,但其同样只能做定性检测,且准确率低于ELISA,对于弱阳性的表现度较差......
作者:王宇明;周吉军;程林 刊期: 2011- 11
-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临床意义的新认识
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HBVDNA定量分析从初的对HBV感染的诊断,到对疾病状况及长期预后的判断,近年来,又在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评估、治疗方案的改变等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血清中HBsAg的检测是40多年前发现HBV的关键,至今仍是诊断HBV感染的基本标志物[1].目前认为HBsAg的清除接近慢性乙型肝炎治愈,反映感染的免疫控制,如出现在肝硬化之前,则预后极佳[2]......
作者:张欣欣 刊期: 2011- 11
动态资讯
- 1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可视化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 2 肝硬化时肝细胞胰岛素受体和酪氨酸蛋白激酶表达的定量研究时德仁东传凌陆立丛闻天周燕
- 3 《中华肝脏病杂志》载文及作者的统计分析
- 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在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5 妊娠后期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HBV DNA高载量孕妇的母婴结局分析
- 6 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初步研究
- 7 2001年国际人工肝学术会议纪要
- 8 免疫球蛋白G4相关肝胆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9 慢性乙型肝炎育龄妇女及孕妇的抗病毒治疗指征与时机的选择
- 10 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 11 乙型肝炎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TRAIL增高与肝损伤相关性的研究
- 12 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微乳化环孢素A吸收期血药浓度与药物暴露量的相关性研究
- 13 类自身免疫性肝炎样的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
- 14 罗格列酮对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15 拉米夫定治疗相关的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研究进展
- 16 B7-2对肝细胞癌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17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参照序列的建立
- 18 高通量测序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个体水平外周血B细胞受体免疫球蛋白重链互补决定区3免疫组库特征的初步研究
- 19 抗组织胺治疗对实验性肝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 遗传性血色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