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人源化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二聚体的构建、表达与鉴定
抗肝癌单链抗体(scFv)的肿瘤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一个新策略,但由于其存在亲和力低、稳定性较差、体内清除过快等不足,使它的广泛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改变scFv连接肽的长度而得到多价、高亲和力的新型小分子抗体,由十克服了以卜不足,较scFv具有诸多优势,其中以二聚体的功能好[1].......
作者:别彩群;杨冬华;刘浏 刊期: 2009- 06
-
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对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是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中的一种新的致病因子,能够激活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能够使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1型胶原(CoiⅠ)与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合成增加[1].......
作者:许君君;刘立新;张骞骞;张海燕 刊期: 2009- 06
-
gp210抗体的表达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特征的关系
临床上,原发忡胆汁性肝硬化(PBC)主要根据黄疸、瘙痒等症状,结合高碱性磷酸酶(ALP)及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阳性确立诊断[1].......
作者:杨婧;杨晋辉;尤丽英;徐智媛;杨黎宏 刊期: 2009- 06
-
农村社区人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调查
我们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情绪障碍状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龙;周建芳 刊期: 2009- 06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心脏泵功能减退
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足反映人体生命信息和心脏泵功能的重要指标.同前,尢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休克等危重症患者的病情监测、治疗方案的确定等,以便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1-2].......
作者:李磊;平春霞;张斌;董培玲;阎海燕;丁惠国 刊期: 2009- 06
-
上海地区494例肝硬化的病因及其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
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同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慢性肝病的患病率正在逐渐上升.糖代谢异常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合并症,50%~90%慢性肝病患者有糖耐量减退,其中20%~30%终发展为糖尿病[1].......
作者:范建高;徐正婕;钟妍;FAN Jian-gao 刊期: 2009- 06
-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延长疗程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转换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目前有两类抗病毒药物--核营(酸)类似物单用存在耐药问题、单药干扰素(IFN)的疗效有限.本研究回顾性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IFN治疗CHB的疗效,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作者:于淑丽;秦兰英;王灿;于丽君;郭超英;王耀宗 刊期: 2009- 06
-
病毒学因素对ALT持续正常的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组织学改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忡慢性HBV感染者病毒学因素与肝脏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枪测52例研究对象的HBVDNA水平、基因型、基本核心启动了(BCP)与前C区变异,分析各病毒学因素对肝脏组织学改变的影响.止态分布数据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I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HBVDN......
作者:杨艳华;谢青;王晖;周惠娟;桂红莲;蔡伟;郭斯敏;俞红;郭清 刊期: 2009- 06
-
柴芍六君汤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汤、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的情况.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将4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0例,对照组185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口服,治疗18个月.治疗组给予柴胡六君汤每日1剂,同时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治疗18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
作者:池晓玲;吴黎明;蒋俊民;陈培琼;田广俊;萧焕明;蔡高术;陈瑛;钱英 刊期: 2009- 06
-
核苷类似物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因肿瘤或其他疾病,在接受化学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和其临床特点以及用核甙类似物预防和治疗后疾病发生及发展的规律,为临床防治该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患有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进行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02年6月-2007年4月在我院符科室住院的患者,观察患者在免疫状态改变下病毒......
作者:范玲燕;周智;钟珊;凌宁;王志毅;石小枫;张大志;任红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诱导型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相关性
- 2 水甘油通道蛋白9短发夹RNA的构建与筛选及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的作用
- 3 缺氧环境中黏着斑激酶对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4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抑制层黏连蛋白B1链基因转录活性的研究
- 5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97例分析
- 6 茶多酚治疗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 7 重视药物性肝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8 反义局部粘着斑激酶脱氧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侵袭性生长的抑制作用
- 9 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 10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合并播散性肺曲霉病1例
-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抵抗素对肝细胞的致炎作用
- 12 甘草酸二铵抗内毒素体外致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 1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研究进展
- 14 RNA干扰在动物体内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
- 15 内毒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发展中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表达的影响
- 16 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TEN抑制活化肝星状细胞系HSC-T6增殖的机制
- 17 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异性非整联蛋白同源物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 18 乙型肝炎病毒/P22蛋白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 19 丙型肝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 20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