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8年第10期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部分应答的乙型肝炎患者通过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获得HBsAg消失:New Switch研究

胡鹏;尚佳;张文宏;龚国忠;李用国;陈新月;江建宁;谢青;窦晓光;孙永涛;李玉芳;刘映霞;刘国珍;毛德文;池晓玲;唐红;李晓鸥;谢尧;陈小苹;江家骥;赵平;侯金林;高志良;范慧敏;丁继光;张大志;任红

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 抗病毒治疗, 核苷(酸)类似物
摘要:目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很少能实现HBsAg消失,但通过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可能改善.对接受NAs治疗出现部分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48周和96周的Peg-IFN α-2a治疗,评估其HBsAg清除的情况. 方法 将接受阿德福韦、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并出现HBeAg消失且HBV DNA<200 IU/ml的既往HBeAg阳性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2个治疗组,分别接受48周(n=153)或96周(n=150)的Peg-IFN α-2a治疗.研究主要终点为治疗结束时的HBsAg清除率. 结果 在第48周和第96周治疗结束时,NAs治疗序贯Peg-IFN α-2a治疗的患者分别有14.4% (22/153)和20.7% (31/150)获得HBsAg清除.不论既往NAs治疗种类或基线是否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其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第48周和第96周治疗结束时HBsAg清除的患者中,分别有77.8% (14/18)和71.4% (20/28)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48周仍维持HBsAg清除.基线HBsAg<1 500 IU/ml和第24周HBsAg<200 IU/ml,与治疗第48周和第96周的高HBsAg清除率相关(分别为51.4%和58.7%).将治疗从48周延长至96周能使更多的患者(48.3%,14/29)获得HBsAg清除. 结论 长期接受NAs治疗但难以实现治疗目标的患者通过Peg-IFNα-2a序贯治疗可获得较高的HBsAg清除率.将疗程从48周延长到96周可以提高部分患者的HBsAg清除率,尽管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及治疗期间的HBsAg水平可能可以预测Peg-IFN α-2a治疗的HBsAg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