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白细胞介素-1O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592、-819和-1082位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法(PCR-SSP)检测5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7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及16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IL-10基因启动子区......
作者:陈曲波;范列英;仲人前;屠小卿;袁媛;朱烨;叶伟民;陆慧琦;韩焕兴 刊期: 2004- 06
-
肝移植后丙型肝炎的复发及治疗
肝移植后丙型肝炎的复发可导致肝脏损伤加速、移植物失活及患者生存率大幅度下降.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丙型肝炎的复发,成为当前医生面临的挑战性问题之一.......
作者:郭芳;魏来 刊期: 2004- 06
-
人肝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的表达和印迹状态的改变
目的研究人肝细胞性肝癌(HCC)的发生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的表达及其印迹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法和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对40例HCC组织标本(其中33例有癌旁组织),检测IGF2的相对表达量,观察肝癌组织中IGF2基因印迹状态的改变.结果HCC中IGF2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病例间的变化较大;癌组织中的表达(1.5431±1.4316)明显高于癌......
作者:李慧;张农 刊期: 2004- 06
-
羟基喜树碱对融合瘤苗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处理的树突状细胞(DC)与Hepa1-6肝癌细胞融合后的瘤苗体内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以及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选和贴壁培养法收集融合细胞,Rhodamine123/PI双标法检测凋亡,4h51Cr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观察瘤苗对荷瘤小鼠保护性免疫反应和免疫治疗作用.结果用50μg/mlHCPT处理DC-Hepa融合瘤苗24h后,......
作者:宋文刚;曲迅;李雅林;徐英萍;吴聪;秦庆亮 刊期: 2004- 06
-
细胞角质蛋白19与肝癌临床病理关系的探讨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细胞角质蛋白(CK)19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1例正常人血清中CK19浓度,确定参考范围;然后测定108例HCC患者术前血清CK19浓度,分析CK19升高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正常人血清CK19浓度单侧98%可信区间上限是2.3μg/L.108例HCC患者中,24例(22.2%)CK19水平升高,......
作者:李雁;汤钊猷;田波;钦伦秀;叶胜龙;孙瑞霞 刊期: 2004- 06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度脂肪性肝炎1例
患者,女,36岁,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腹泻27d,剖腹探查术后26d,疑似癌性腹水,于2002年5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颈部可及数枚黄豆大的淋巴结,腹稍膨隆,满腹轻压痛,腹水征阳性.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血沉、嗜酸细胞计数、生物化学检查、粪便隐血、血清肿瘤标记物等指标均正常;多次腹腔穿刺示渗出液,红细胞、白细胞轻度增加,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腹水中脱落细胞、结核杆菌DNA均阴性.......
作者:范建高;潘小红;蒋海飚;田丽艳 刊期: 2004- 06
-
肝脏多发性包虫病合并肝脏及腹腔结核病l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8岁,维族,农民.自述20d前无诱因上腹胀痛不适,为阵发性胀痛,进行性加重,在当地医院查到肝脏肿块,于2003年5月26日来本院就诊,以肝脏包虫病入院.无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及黄疸,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平时体健,否认结核、肝炎、包虫病等传染病.......
作者:陈石岩;杜希丽;严伟 刊期: 2004- 06
-
积极推进我国肝脏移植的发展
经过40余年的发展,肝脏移植在我国一些大的移植中心已成为一种常规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类肝脏终末期疾病的惟一有效手段.然而,任重道远的中国肝脏移植事业尚有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作者:郑树森 刊期: 2004- 06
-
肝脏移植的适应证
自1963年Strazl教授在美国完成全球首例人同种异体肝脏移植以来,临床肝脏移植经历了40余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目前治疗诸多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40多年来,器官保存、外科手术、麻醉与围手术期处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原发病复发的综合防治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肝脏移植适应证的逐步扩大,禁忌证减少.......
作者:朱志军;沈中阳 刊期: 2004- 06
-
肝移植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目前肝移植在手术技术以及围手术期处理上已基本成熟,并已成为终末期肝病及暴发性肝炎的常规治疗手段.尽管如此,肝移植术后形形色色的并发症仍难以避免,严重时可造成移植物丢失和受者死亡.因此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成功防治成为提高肝移植受者生存率的重要条件.现将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做一简要的介绍.......
作者:卢倩;刘祥德;董家鸿 刊期: 2004- 06
动态资讯
- 1 何谓准种?有什么临床意义?
- 2 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在酵母菌中的表达及生物活性研究
- 3 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及分娩后停药时间对母亲安全性的影响
- 4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 5 微生态制剂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6 什么叫细菌易位,其意义如何?
- 7 320排CT检查技术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 8 肝癌的血液供应与介入治疗
- 9 变异IκBα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NF-κB活性及细胞生长
- 10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11 AKR1B10抑制剂增强索拉非尼对小鼠肝癌异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12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与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
- 13 不同剂量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比较
- 14 核因子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银杏叶提取物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 15 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反义基因对HepG2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 16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肝功能变化
- 17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在HBV慢性感染及干扰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
- 18 长期控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策略
- 19 线粒体内膜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在脂肪积聚肝细胞诱发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 20 Th17/Treg平衡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