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防治
目前,我国的肝移植临床工作正在蓬勃开展,每年移植的患者已逾千例.然而,在进行肝移植的患者中,绝大多数是乙型肝炎(乙肝)相关的晚期肝病,如何防止移植术后HBV的再感染就成了我国移植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张同琳 刊期: 2004- 06
-
乙型肝炎相关肝移植受体供肝植入前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变化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相关受体在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下供肝植入前后移植物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变化,探讨移植物HBV再感染的可能机制,为预防复发寻找切入点.方法用酶联放射免疫法、HBVDNA荧光定量法、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定期检测78例受体手术前后血清及90例供肝活检组织,重点观察供肝植入前后HBV标志物在肝组织及血清中的动态变化.结果移植时无论受体为HBV活......
作者:戴军;卢实春;严律南;李波;赖威;刘隽;赵冀;文天夫;赵纪春;顾梅;林琦远;王文雅;张秀辉 刊期: 2004- 06
-
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微乳化环孢素A吸收期血药浓度与药物暴露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微乳化环孢素A(cyclosponnemicroemulsion,Neoral)吸收期不同采样点血药浓度与药物暴露量的相关性,探讨用服药后2h浓度(C2)代替吸收期药物暴露量(AUC0-4)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定期测定22例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口服Neoral前及服药后1、2、3、4h的血药浓度,用直线回归分析计算不同采样点与AUC0-4的相关系数.结果服......
作者:陈耿;何宇;陈勇川;王槐志;陈剑鸿;董家鸿 刊期: 2004- 06
-
穿孔素及颗粒酶B在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在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表达情况,以评价其作为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指标价值.方法收集35个肝移植术后肝穿刺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相比较,研究其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结果在35个标本中,19个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排斥反应,其中急性排斥17例次,慢性排斥2例次.其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在排斥反应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
作者:计骏;于颖彦;陈皓;邓侠兴;沈柏用;周光文;彭承宏;李宏为 刊期: 2004- 06
-
原位肝移植术后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OLT)后肝脓肿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自1993年1月至2003年6月,本中心共行0LT274例,术后并发肝脓肿6例(2.2%).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寒战、腹痛、身目黄染、肝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贫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超声或CT检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脓肿抽吸引流、清除胆泥、抗炎和支持治疗.结果6例中2例治愈,3例放弃再次肝移......
作者:汪根树;陈规划;何晓顺;朱晓峰;陆敏强;杨扬;蔡常洁;王国栋 刊期: 2004- 06
-
重组复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复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20例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1~53岁,平均36.9岁.全部病例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19例通过检测HCVRNA阳性确诊,1例通过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病例均排除甲、乙、丁、戊感染,不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恶性肿瘤、酒精性肝病等,诊断均符合1995年制定的慢性丙......
作者:罗光汉;廖柏明;黄绍标 刊期: 2004- 06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24周时YMDD变异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使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变异的发生情况,研究YMDD变异发生与肝功能损伤和HBV复制水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20例以常规剂量(100mg/d)口服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24周抽取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定量)水平,对24周HBVDNA阳性的17例患者血清样本,以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其治疗前和治疗24周时血清中YMDD变异是否......
作者:邓红;吕晔;付杰 刊期: 2004- 06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及病理学研究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肝组织学改变及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口服拉米夫定100mg/d,连用1年.观察HBVDNA、血清HBeAg/抗-HBe、肝功能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对其中35例患者行治疗前后肝穿刺活检,行Knodell病理学评分,检测肝细胞内HBsAg、HBcAg、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果治......
作者:杨春;肖永红;管小琴;袁哲 刊期: 2004- 06
动态资讯
- 1 CD45RA在肝炎和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 2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动力学
-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现状与发病机制
- 4 136例丙型肝炎患者的5年随访研究
- 5 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定量检测肝功能的研究
- 6 CpG寡核苷酸联合HBsAg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细胞功能及核因子活性的影响
- 7 肾功能损伤标志物及其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中肾功能监测的应用
- 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组织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细胞因子信号传导负调控因子3的表达
- 9 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期间妻子妊娠安全性的研究
- 10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门静脉压力对早期肝硬化诊断的作用
- 11 丁型肝炎病毒核酶在细胞内抑制丙型肝炎病毒RNA活性的研究
- 12 载脂蛋白C3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
- 13 乙型肝炎病毒DNA标准物质的研究
- 14 内毒素与慢性肝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 1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上调的意义
- 16 免疫清除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关系
- 17 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 18 非诺贝特治疗酒精性与药物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 19 器官分配策略初探
- 20 妊娠妇女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