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草药的肝损伤问题
一般而言,中药是较为安全的.我们在讨论这一问题时,首先是不能把中医药与中草药的概念混淆,中医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组方用药,且中药要经过严格加工炮制,有其理论配伍,而中草药的概念则单指天然药物而言.随着中草药的广泛应用,因中草药及其制成品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逐年增多之势,因中药中毒致死的病例也不乏报道.究其原因,除了培植药材中农药的残留及品种混淆等外,中草药本身的毒副作用不可忽视.......
作者:刘平 刊期: 2004- 04
-
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
美国急性肝衰竭中一半以上是药物引发的.在过去的五年中,因严重肝损害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局将两种药物撤离了市场,现重点论述药物中毒性肝损害和特异体质性肝损害.......
作者:鲁晓岚;罗金燕 刊期: 2004- 04
-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
药物性肝病病理表现多种多样,肝内所有细胞均会受到药物的影响;而所有类型的肝损伤均可由药物引起.急性肝炎是常见类型,又分为急性肝细胞性肝炎、急性胆汁淤积、混和型急性肝炎.此外还可出现急性肝坏死、慢性肝炎和(或)肝硬化、肉芽肿性肝炎、脂肪肝、血管损害、胆小管损伤的急慢性胆管炎、甚至肿瘤.......
作者:王吉耀;郭津生 刊期: 2004- 04
-
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药物所致肝损害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为药物本身对肝脏的损害,二为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故前者常被称为可预测性损害,后者则多呈不可预测性.一、中毒性肝损害通过此途径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称为直接肝毒剂或真性肝毒剂、可预测性肝毒剂,其导致的肝损害又分为两型: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
作者:阎明 刊期: 2004- 04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生成素及脾脏指数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及脾脏指数间的关系,以明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血清TPO水平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脾脏指数由同一医生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结果健康对照组与肝硬化组外周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69.63±26.60)×1012/L、(109.20±53.39)×1012/L,t=3.630,P<0.05;血清TPO水平分别为(4......
作者:李琴;孙桂珍;王宝恩;贾继东;马红;魏玉香;丛玉隆;沈静 刊期: 2004- 04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在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的动态演变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在肝星状细胞(HSC)活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形态学、RT-PCR方法观察从正常Wistar大鼠分离的HSC在体外培养自发活化过程中以及以二甲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HSC在体活化时PPARγ的动态演变.结果HSC在体外培养自发活化过程中,新鲜分离的HSCPPARγmRNA表达水平高(0.72±0.01),培养第3天时即开始减低(0.48±......
作者:杨文卓;刘瑞麟;曾民德;陆伦根;陈锡美;许树长;茅益民;范竹萍;王志荣;曹爱平 刊期: 2004- 04
-
八项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黏连蛋白(LN)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TIMP-1mRNA、MMP-1mRNA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肝穿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RT-PCR检测PBMCs......
作者:蔡卫民;张彬彬;翁红雷;胡中荣;闾军;郑敏;刘荣华 刊期: 2004- 04
-
活血软坚方对肝星状细胞Smad信号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活血软坚方的成药制剂和络舒肝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株Smad3、Smad7、前胶原α2(I)基因表达影响,以探讨活血软坚方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常规方法制备和络舒肝含药血清.用不同浓度和络舒肝含药血清干预HSC-T6细胞株,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分析各组间Smad3、Smad7、前胶原α2(I)mRNA表达的变化,以westernblot检测Smad3蛋白的表达.......
作者:张国;张法灿;王天才;梁扩寰 刊期: 2004- 04
-
全国检验医学与临床学术会议
......
作者: 刊期: 2004- 04
-
《检验医学与临床》成为正式刊物
......
作者: 刊期: 2004- 04
动态资讯
- 1 超声微泡包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自杀基因靶向治疗小鼠肝癌的效果
- 2 肝癌疫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3 CA19-9对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 4 重组腺病毒-胸苷激酶基因制剂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 5 瘦素及其受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初步研究
- 6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与治疗共识简介
- 7 端粒酶逆转录酶小干扰RNA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 8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生长和转移的关系
- 9 高转移MHCC97H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姑息性肝癌切除模型的建立
- 10 腺病毒介导反义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抑制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 11 聚乙二醇干扰素单用或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 12 柴胡皂甙d对肝癌SMMC-7721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 13 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小鼠肝癌的治疗
- 14 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α显性负性突变体表达载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 15 女性患者不明原因肝损伤109例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分析
- 16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 17 推荐使用统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判断值时应重视的医学检验问题
- 18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 19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近期疗效观察
- 20 活血软坚方对肝星状细胞Smad信号的影响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