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年第2期文章
  • 降低体重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中的作用

    我们对2000~2002年的220例超重或肥胖症患者的调查发现,75.9%合并患有脂肪肝.肥胖症患者患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体重指数(BMI)、年龄、服糖后2h血糖水平、服糖后1h真胰岛素水平、腰围、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而体重指数与患者脂肪肝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史轶蘩;朱惠娟 刊期: 2003- 02

  • 《癌症》杂志被收录入Medline

    ......

    作者: 刊期: 2003- 02

  • 中华肝脏病杂志影响因子内科医学类列第4位

    ......

    作者: 刊期: 2003- 02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分类及其诊断策略

    一、脂肪肝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脂肪肝(liversteatosisandfattyliver)是一种病理学概念,系指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肝活检30%以上肝细胞有脂肪变且弥漫分布于全肝.......

    作者:范建高;曾民德 刊期: 2003- 02

  • 国产拉米夫定治疗220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Ⅳ期临床试验

    目的评价中国生产拉米夫定片剂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了22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接受治疗,口服拉米夫定100mg/d,其12月.进行疗效、安全性评估及部分病人生活质量问卷评估和随访治疗前后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在基线评估时HBVDNA阳性的2137例病人中,有80‰(1538/1920)的病人发生HBVDNA阴转;基线评估时血清HBVDNA阳性,ALT异常的1......

    作者:姚光弼;崔振宇;姚集鲁;张定凤;籍纳新;黄瑛 刊期: 2003- 02

  • 非诺贝特治疗酒精性与药物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药物性脂肪肝的作用,并探讨两种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和药物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并分为治疗组(80mg/kg)和对照组.4周后处死,分别测定肝功能,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酯(HDL),血清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肝脂酯(HL)、脂蛋白脂酶(LPL)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酒精性脂肪肝非诺贝特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G治疗组为(1.07......

    作者:阎明;孟繁立;吕瑞娟;贾晓青;赵宪邨 刊期: 2003- 02

  • 高原地区脂肪肝CT表现与发病特点

    目的探讨高原特殊地理环境如缺氧、生活习惯等和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对平均海拔高度3500m的西藏昌都地区64例CT扫描诊断为脂肪肝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64例CT扫描均见肝脏实质密度减低,肝脾密度倒置.根据肝脾密度CT值改变程度与病变范围:重度14例、中度26例、轻度24例,其中CT表现为弥漫型43例,节段型14例,局灶型7例.44例饮酒史中超过10年以上34例,CT表现均为弥漫型.少于10年10例,弥......

    作者:蒋瑾;杨诚;付凯;仁青多吉 刊期: 2003- 02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理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经血清学、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排除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明原因肝炎患者对其肝组织进行光镜观察,并对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97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肝组织中检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15例(15.5%).病变的特点是小叶内3区为主的大泡性脂肪变性,邻近的肝细胞呈气球样变.小叶内有弥漫的单个核和分叶核细胞浸润,以及窦周纤维化.肝组织的病变......

    作者:郎振为;胡中杰;王思奎;张立洁;孟忻;宋晨朝 刊期: 2003- 02

  • 实验性兔脂肪肝肝脂酶活性变化及茶多酚的作用

    目的观察肝组织中肝脂酶(HL)活性变化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关系,探讨茶多酚对HL活性变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分为三组:脂肪肝组6只喂高脂饲料;茶多酚组7只喂高脂饲料,同时口服茶多酚200μg@g-1d1-1正常对照组6只喂普通兔饲料.实验8周后测定血脂水平、血浆HL活性水平,肝组织做病理形态学检查同时用吐温法行HL活性染色,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脂肪肝组......

    作者:张晓刚;陈运贞;雷寒;王周碧 刊期: 2003- 02

  •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过程中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内毒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并在实验第4、8、12、16、24周分批处死,同期设正常饮食组作为对照.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β水平,肝组织切片行溶菌酶、CD1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成功建立大鼠NASH伴肝纤维化模型,NASH大鼠外周血内毒素水平仅在24周脂肪性肝......

    作者:范建高;徐正婕;王国良;丁晓东;田丽艳;郑晓英 刊期: 2003- 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