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目的:探索逆转录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DNA重组技术构建HBV-S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电穿孔转染PA317后,筛选高表达克隆,用假病毒颗粒感染HepG2、P815和EL4细胞,分别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HBsAg在上述细胞中获得不同程度的表达,细胞上清液(48h)中HBsAg含量(吸光度值)分别为0.92、0.09和0.47。结论:逆转录病毒用载体,......
作者:周智;张定凤;任红 刊期: 2000- 05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层粘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肝实质损伤性纤维化模型由CCl4诱导。50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所有大鼠均给予皮下注射40%CCl4(精制橄榄油配制,每3日1次,共6周)。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精制橄榄油。治疗组同时给予血管紧张素Ⅱ......
作者:魏红山;李定国;陆汉明;展玉涛;王志荣;黄新;潘勤;徐芹芳 刊期: 2000- 05
-
氧自由基诱导鸭乙型肝炎病毒DNA整合及其细胞传代研究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在受感染细胞DNA上整合发生的影响以及整合后DHBVDNA的细胞传代性。方法:选择鸡肝癌细胞株—LMHD21-6,在其由单个细胞培养至3×107~5×107个细胞(共23代)的过程中,用低浓度H2O2(10.0μmol/L)作用于细胞;TUNEL法检测细胞DNA链断裂情况;Southernblot技术观察细胞DNA上新的整合型DHBVDNA的发生......
作者:张伦理;Charles E.Rogler 刊期: 2000- 05
-
XⅧ型胶原mRNA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的表达
目的:了解XⅧ型胶原(collagenXⅧ,CXⅧ)mRNA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的定量改变。方法:以逆行胆管硬化注射加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胆管堵塞性肝纤维化模型,以假手术组大鼠为对照组。提取肝脏总RNA,以核酸酶保护分析(RNA酶保护分析)定量测定前胶原α1(XⅧ)mRNA水平,并与α1(Ⅰ)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mRNA变化相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胆管堵塞性肝纤维化大......
作者:贾继东;王宝恩;Michael Bauer;Garbriele Boigk;Martin Rueh;Detlef Schuppan 刊期: 2000- 05
-
甘氨脱氧胆酸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甘氨脱氧胆酸(Glycodeoxycholate,GDC)与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以GDC为处理因素,体外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分别用光镜、电镜、TUNEL原位杂交,流式细胞术和DNA电泳技术观察和分析GDC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大鼠肝细胞在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GDC培养2h后,光镜、电镜、TUNEL原位杂交,可见凋亡细胞。终浓度为50、100、150μmol/......
作者:黄文方;杨明清;康格非;涂植光;陈宏础;蒋虹;颜英俊;唐中 刊期: 2000- 05
-
缺氧对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Ⅱ表达及活性调节的影响
目的:研究缺氧对HSC基质金属蛋白酶Ⅱ(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表达及活性调节的影响。方法:大鼠HSC体外原代培养,以免疫细胞化学及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内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Ⅱ(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2,TIMP-2)的表达,和培养上清液中两者的相对量,并以酶图法测培养上清液MMP-2活力......
作者:陈平圣;翟为溶;张月娥;张锦生;顾映红 刊期: 2000- 05
-
体外四氯化碳损伤肝细胞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丹酚酸A的干预效果
目的:体外观察肝细胞四氯化碳过氧化损伤后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并观察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A的干预效果,以研究脂质过氧化损伤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和丹酚酸A的作用机理。方法:肝细胞分离后分组,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丹酚酸A以及对照药维生素E,同时以四氯化碳熏蒸24h并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ALT、AST活性后,换液培养24h并测定MDA含量,再以此上清液作为“肝细胞条件培养液”作用于HSC48h,观察......
作者:胡义扬;刘成海;刘成;刘平;王润平;张学军;朱大元 刊期: 2000- 05
-
经输血传播病毒感染恒河猴的嗜肝性
目的:了解经输血传播病毒(TTV)的嗜肝性。方法:从5只实验感染病毒的恒河猴各组织中抽提DNA,分别用病毒双链探针或单链负义探针,与吸附在纤维膜上的组织DNA进行斑点杂交。结果:双链探针与肝、脾、胃、小肠和大肠杂交阳性,表明各该组织中都有无包膜DNA病毒的存在。单链负义探针与各该组织杂交,仅肝和小肠为阳性,表示存在可能作为病毒复制中间体的正义单链DNA。结论:肝和小肠可能是病毒的复制场所,故无包膜......
作者:肖红;祁学忠;杨守昌;骆抗先 刊期: 2000- 05
-
内毒素诱导原代肝细胞表达FasL及其细胞毒效应
目的:探讨内毒素直接与间接致肝细胞凋亡在内毒素血症肝脏损伤中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低浓度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流法分离、培养肝细胞,经不同浓度内毒素(1、5、10μg/ml)作用24、48h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膜性FasL(mFasL)表达及TUNEL试验检测内毒素直接与间接致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内毒素作用24h后肝细胞mFasL表达阳性程度为++-+++,对照组为阴性。内毒素直接作用24h后肝......
作者:姚云清;张定凤;张大志;黄爱龙;周卫平;任红;罗云 刊期: 2000- 05
-
HCV 5′NCR调控抑制活性的反义寡核苷酸的筛选
目的:寻找高效特异的新型抗HCV药物,探讨针对HCV基因的硫代修饰反义寡核甘酸(S-ASODNs)佳作用靶序列。方法:参考HCV5′NCR计算机预测的二级结构图,设计合成了15条S-ASODN、3条正义寡核苷酸及1条随机序列,采用HCV5′NCR调控荧光素酶基因的瞬时表达系统,将S-ASODN与pHCV-neo4共转染,通过荧光素酶活性表达高低,反映S-ASODN对HCV调控基因的抑制活性。结果:......
作者:王升启;管伟;王小红;李梦东 刊期: 2000- 05
动态资讯
-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欧洲肥胖-2型糖尿病-消化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 2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 3 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与改进
- 4 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及其长期临床结局
- 5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6 能量可控陡脉冲损伤兔肝脏实验性肿瘤的病理学研究
- 7 自然杀伤细胞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8 Von Meyenburg综合征1例
- 9 三七总皂甙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研究
-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家兔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肠腔大肠杆菌、肠黏膜Toll样受体4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关系
- 11 霉酚酸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初步疗效观察
- 12 牛磺酸熊脱氧胆酸对细胞色素C介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
- 13 肌肽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肝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 14 不同剂量氯沙坦治疗大鼠门静脉高压性结肠病的效果
- 15 体外RNA干扰下调PTEN表达对肝星状细胞系HSC-T6迁移的影响
- 16 硫酸类肝素-3-O-磺基转移酶B1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
- 17 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 18 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 19 Peroxiredoxin Ⅱ基因在Hep3B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
- 20 吲哚胺2,3-二氧化酶对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