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8年第10期文章
  • 第八届全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办,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承办,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协办的“第八届全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学术会议”于2018年6月22-23日在天津市召开.全国从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的450名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者出席此次盛会.本次会议主题是,新指南,新形势,新研究.分为,跟踪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试验、中国研究、酒精对多系统的影响、新指南四个模块.主要特......

    作者:李晓鹤;饶慧瑛;魏来 刊期: 2018- 10

  • 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

    CurrentguidelinedevelopedbytheChineseSocietyofHepatologyonthemanagementofhepaticencephalopathyincirrhosisisgroundedonthepublishedevidencesandpanelists'consensus.Thisguidelinepresentsrecommendationsfor......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刊期: 2018- 10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基质细胞衍化生长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对比两种移植途径的疗效,以及对基质细胞衍化生长因子(SD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84只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肝衰竭(ALF)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尾静脉移植组、门静脉移植组,后两组通过尾静脉、门静脉注射同种异体大鼠BMSCs.于移植后24、72、120、168h收集血液样本和肝组织......

    作者:袁淑芳;刘志英;阿依夏木古丽;郑嵘炅;张跃新 刊期: 2018- 10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器官功能衰竭的特点与预后

    目的应用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功能评估(CLIF-SOFA)评分评估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器官衰竭的发生率、器官衰竭的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住院期间诊断为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LIF-SOFA评分评估患者有无肝内和肝外器官衰竭,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连续性变......

    作者:吴娟;贾琳;李元元;李娟;于红卫;朱跃科;胡中杰;孟庆华;王福生 刊期: 2018- 10

  • 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提高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

    目的比较血浆置换(PE)联合双重血浆吸附与单纯PE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以来收治的经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251例.比较不同模式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并发症的变化情况,并追踪近期疗效.据资料不同用t检验、Pearsonx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肝衰竭,低置换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8......

    作者:钟珊;王娜;赵静;张莉;罗玲;曾维琼;石小枫;王志毅;蔡大川;张大志;周智;胡鹏 刊期: 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