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基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探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促肝星状细胞凋亡的机制
不少研究结果已经证实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具有抗脏器纤维化(包括抗肝纤维化)作用[1-5].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细胞,HSC活化并生成大量细胞外基质是肝纤维化的基础,活化HSC的凋亡则控制着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速度.细胞凋亡涉及多个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不同的信号通路介导着不同机制的凋亡进程.其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APKs)是目前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与细胞凋亡......
作者:吴凌康;贺晓敏;刘英超;杨育林;唐翠兰;厉有名;吴峰 刊期: 2017- 09
-
免疫性和药物性肝损伤临床鉴别的新进展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鉴别是临床工作的难点.部分AIH患者发病前有用药史,一些DILI患者可以出现血清抗体阳性,除此之外二者的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查结果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也非常相似,这些特点导致了二者鉴别的困难,但正确的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决策、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探讨AIH和DILI在发病机制方面的关系,在临床特点、血清学检查结果和组织学改变方面的......
作者:王一;李燕妮;张洁;王邦茂;周璐 刊期: 2017- 09
-
微小RNA-30a通过靶向调控FOXA1的表达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增殖
目的探索微小RNA-30a(miR-30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调控HCC细胞增殖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收集配对的HCC及癌旁组织30对,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叉头框蛋白A1(FOXA1)RNA和蛋白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HepG2细胞增殖,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30a与FOXA1的靶点关系,MTT和Westernblot法检测转染......
作者:李艳;傅蕾;符小玉;李荣华;彭仕芳 刊期: 2017- 09
-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致间质性肺炎1例
一、病例资料患者赵某某,男性,33岁,有静脉药瘾史,已经戒断,于2014年9月20日患者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95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87U/L,抗-HCV11.70S/CO,HCVRNAl.14×106IU/ml,HCVRNA-GT基因l型.并开始聚乙二醇干扰素c-2a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400mg3次/d抗病毒治疗,治疗期间患者未见特殊不适.于2015年8月21日患者无明显原因及诱......
作者:高晓红;郝晓芳;姬星;辛杰晶;徐光华 刊期: 2017- 09
-
转化生长因子β1siRNA调控肝纤维化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研究
目的研究靶向小干扰RNA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肝纤维化大鼠体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PDGF-BB)及其受体(PDGF-β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GFβ1mRNA治疗组、阴性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40%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阴性对照组和TGFβ1mRNA治疗组经大鼠尾静脉分别按0.25mg/kg注射阴......
作者:周晓芳;江宇杰;张燕;孙航;刘杞;石小枫 刊期: 2017- 09
-
肝衰竭患者的免疫状态及其免疫调控治疗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功能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进而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失代偿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近年来,随着肝衰竭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深入,“三重打击学说”使得肝衰竭发病机制变得更为清晰.肝衰竭主要的治疗策略包括:阻止肝细胞进一步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为肝细胞再生创造良好的内环境,积极防治和果断处理各种并发症.掌握肝......
作者:陆忠华;甘建和 刊期: 2017- 09
-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及诊断:新认识及启示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我国及亚太地区慢性肝病患者常见的危急重症,近年来,东西方学者均认为ACLF是一种新的肝病类型,显著特点表现为28d病死率高(>30%)和高强度的全身炎症反应.ACLF已成为肝病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现简要回顾ACLF的定义及病因变迁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探讨近期新认识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作者:谭文婷;邓国宏 刊期: 2017- 09
-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变迁与展望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人工肝支持系统可大大降低肝衰竭患者病死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国人工肝治疗面临着诸如血源紧缺、血源性疾病增多、肝移植需求增多、治疗观念改变等新形势,单项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创新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模式迫在眉睫.现介绍新形势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变迁与展望.......
作者:刘月英;黄建荣 刊期: 2017- 09
-
肝衰竭的肝移植治疗进展
肝移植是治疗中晚期肝功能衰竭有效的挽救性治疗手段,但供肝来源匮乏、严格的技术准入以及移植前肝损害控制的复杂性、多样性等问题,限制其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需要更好地把握肝衰竭患者肝移植的适应证,选择准确的手术时机,制定恰当的手术方案,以提高肝衰竭患者的救治率.另外,活体供肝肝移植、辅助性肝移植及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等在肝衰竭治疗上的进展显著,值得关注和期待.......
作者:刘景丰;张翔 刊期: 2017- 09
-
间充质干细胞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慢加急性肝衰竭以慢性肝炎急性加重、器官衰竭及病死率高为特点.临床治疗如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肝移植各自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总体预后不佳.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一种新型细胞治疗,来源广泛,且提取、培养方便,多项研究显示MSCs治疗不仅获得了较高生存率,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成为临床应用研究的热点.现就当前MSCs应用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相关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
作者:冯兰艳;张大志 刊期: 2017- 09
动态资讯
- 1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1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与基因甲基化程度的相关性
- 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 3 热缺血供肝耐受冷保存时限的实验研究
- 4 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重型肝炎的效果评价
- 5 四种常用保肝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 6 泛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 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及肝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 8 α干扰素-对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 9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移植肝中的多向分化
- 10 HBsAg及B7-2抗原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免疫研究
- 11 丙型肝炎相关微小RNA的研究进展
- 12 肝癌组织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的研究
- 13 C-Met信号阻断对肝癌细胞生长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2004年拟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 15 兔肝Vx-2移植癌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
- 16 影响树鼩体内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因素的研究
- 17 小肝癌的手术与微创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18 566例隐源性肝炎病理学与临床分析
- 19 Ⅱ型高尔基体膜蛋白与人类肝脏疾病的关系
- 20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