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维生素D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机制
目前认为肝纤维化的形成是由于肝星状细胞(HSC)被激活,进而大量增殖并释放胶原、纤维蛋白沉积于胞外而行成[1].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终的生物活性形式,新研究结果显示其能抑制HSC的激活并诱导其凋亡,终逆转肝纤维化[2-3].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是HSC活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目前关于1,25(OH)2D3是......
作者:李进;王海鑫;崔照琼 刊期: 2017- 04
-
急性肝衰竭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小鼠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变化情况,寻找特征性差异菌,为急性肝衰竭肠道微生态紊乱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BALB/c无特殊病原级雄鼠30只(空白组5只,模型组25只),D-氨基半乳糖制备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提取小鼠下消化道不同节段(回肠、结肠)内容物及粪便的微生物DNA,进行PCR扩增,对16S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OUT聚类、物种注释、α多样性分析......
作者:胡亚欣;余蕾;刘华娟;程明亮 刊期: 2017- 04
-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内程序性死亡受体1高表达与肝脏炎症活动相关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肝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4例AIH患者(活动期38例和缓解期16例),并选择9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定量分析系统检测肝组织中PD-1的表达.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Mann-WhitneyU及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作者:熊克宫;柯坤宇;陈丽芳;魏大海;林小钦;陈立 刊期: 2017- 04
-
线粒体内膜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在脂肪积聚肝细胞诱发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目的观察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线粒体内膜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Ⅱ(CPT-Ⅱ)的动态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脂肪肝组和诱癌组,分别以常规,高脂及含二乙基氨基芴(2-FAA)高脂饲料喂饲共14周.每2周处死对照鼠1只、脂肪肝和诱癌鼠各1组,留肝组织和血液.肝组织按HE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脂肪肝组、变性组、癌前组和癌变组.肝脂质以油红O染色,肝CPT-Ⅱ表达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以比浓度法比较组......
作者:顾娟娟;姚敏;蔡胤;方淼;王理;郑文杰;姚登兵;董志珍;姚登福 刊期: 2017- 04
-
Faciogenital dysplasia6基因对肝干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FGD6(faciogenitaldysplasia)基因对肝干细胞分化调控的作用.方法选取FGD6基因干扰靶序列,使用AdEasy系统构建腺病毒载体,包装并扩增重组腺病毒载体pSES-FGD6-siRNA,感染HP14.5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检测FGD6蛋白在HP14.5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GD6、甲胎蛋白(AFP)及白蛋白(Alb)的mRNA水平,Westernbl......
作者:薛倩;杨金凤;李冰;何通川;张秉强 刊期: 2017- 04
-
基因表达谱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
目的用二代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结合差异基因GO分析、KEGG富集分析,探讨细胞色素(CY)P450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中的作用.方法高脂饲料(D12492,60%脂肪热量)喂养C57BL/6J小鼠16周构建NAFLD模型,以低脂饲料(D12450B,10%脂肪热量)为对照.实验结束后检测体质量、肝质量及肝脏组织中甘油三酯含量,对肝组织行HE染色及RNA-......
作者:刘玉;成飞;罗玉璇;胡鹏;任红;彭明利 刊期: 2017- 04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分离小鼠BM-MSC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用脂多糖(LPS)和干扰素γ(IFNγ)或白细胞介素4(IL-4)刺激巨噬细胞向M1或M2型巨噬细胞极化.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BM-MSC和巨噬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体系,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共培养后,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比例变......
作者:侯宇;周霞;蔡维乐;郭长存;韩英 刊期: 2017- 04
-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在社区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危害全球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已成为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和预后的一个良好指标.国外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RQoL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病情的严重程度、临床症状和自我效能感不足等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抗病毒治疗、适当的物理治疗或心理干预,都可以显著提高其HRQoL.甚至肝移植1年后的患者,HR......
作者:陈平;朱佳伟;陈挺;王丹枫;杨丽萍;阮冰;喻成波;李兰娟 刊期: 2017- 04
-
肝窦内皮细胞调节肝内适应性免疫耐受
肝窦内皮细胞是肝内非实质细胞的主要群体,其通过表达多种清道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等,参与肝脏的免疫监视.但是生理情况下和某些病毒感染及肿瘤环境下,肝窦内皮细胞通过多种机制维持肝内的免疫耐受,造成病毒持续性感染和肿瘤转移.现就肝窦内皮细胞诱导肝内CD4+T细胞和CD8+T细胞免疫耐受的相关机制研究做出总结.......
作者:杜艳芹;孙潺;黄顺梅;杨东亮;吴珺 刊期: 2017- 04
-
药物相关性胆管消失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
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肝内部分胆管树持续进行性破坏和消失为病理形态学特征,以胆汁淤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中药物性肝损伤相关的胆管消失综合征(D-VBDS)是VBDS的重要病因之一,免疫紊乱或者免疫失衡可能是主要的发病机制.D-VBDS依据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及病程演变分主要形式及次要形式两种临床类型,其不同的临床症状及病情演变是以综合多样的病理形态学为基础;其预后转归与胆......
作者:叶立红;王翀奎;张海丛;刘志权;郑欢伟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比较
- 2 超声内镜对肝硬化患者胃食管静脉曲张早期诊断价值的评估
- 3 肝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 4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
-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 6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患者的预后分析
- 7 利多卡因代谢试验在肝损害大鼠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 8 单克隆靶向转移人肝癌细胞株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
- 9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上调HepG2细胞中SMYD3的表达
- 10 肝素诱导的树突状细胞上调Toll羊受体3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0向Th1分化
- 11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影响
- 12 4-羟基壬烯酸诱导酒精性肝病的分子机制
-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性研究进展
- 14 107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 15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及其在肝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6 异甘草酸镁对化疗药物致初治胃肠道肿瘤患者肝损害的预防作用
- 17 可回复性肝细胞永生化载体pCTGTKlox的构建与回复
- 18 原核构建高迁移率蛋白B1-A盒蛋白在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19 肝细胞死亡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20 拉米夫定治疗相关的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