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妊娠急性脂肪肝合并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fattyliverofpregnancy,AFLP)是妊娠晚期发生的以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损伤和肝功能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的妊娠期严重肝脏疾病,是妊娠期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的常见病因[1-2].近年来,随着对此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早期干预的实施,母婴预后已得到显著改善.本研究对199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AFLP......
作者:熊号峰;刘景院;郭利民;李传胜;谭建波;刘玉凤;孙瑶;蒲琳;向攀;张铭 刊期: 2017- 12
-
10种肿瘤学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早期症状隐匿,进展迅速[1].目前认为肝癌治疗的佳阶段为亚临床肝癌(即Ⅰ期)[2],但在这个时期患者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确诊时多数为中晚期,因此寻求早期诊断方法及途径是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赢得治疗时机的重要课题.......
作者:安纪红;乔杰;张亚丽;倪文;邓丹宇 刊期: 2017- 12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及其结构域Ⅱ对小鼠肝细胞糖异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及其片段NS5A结构域Ⅰ、结构域Ⅱ、结构域Ⅲ调节小鼠糖异生的机制.方法6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将小鼠肝细胞特异性表达重组全长NS5A蛋白及其片段NS5A结构域Ⅰ、结构域Ⅱ、结构域Ⅲ的慢病毒颗粒经C57BL/6J雄性小鼠尾静脉注射制备动物模型,以未注射组和注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颗粒组为阴性对照.检测全长NS5A蛋白及......
作者:张娟娟;刘强;乔玲 刊期: 2017- 12
-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24周应答不佳患者的优化治疗路线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24周应答不佳患者的优化治疗路线.方法纳入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应答不佳患者188例,随机进入恩替卡韦组(93例,脱落6例,恩替卡韦0.5mg/d)及替比夫定组(95例,脱落4例,替比夫定0.6g/d),研究时间208周.检测208周的HBeAg阴转率和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HBVDNA<......
作者:罗晓丹;陈小苹;陈学福 刊期: 2017- 12
-
副干酪乳杆菌N1115联合低聚果糖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副干酪乳杆菌N1115联合低聚果糖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高脂饮食、高脂饮食+副干酪乳杆菌N1115(2.2×109CFU/ml)、高脂饮食+低聚果糖(4g/kg)、高脂饮食+副干酪乳杆菌N1115+低聚果糖,所有实验组小鼠连续干预16周.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脂多糖(LPS)以及血清和肝脏的肿......
作者:姚芳芳;郑鹏远;黄煌;白利梅;丁一芮;梅璐;刘思濛 刊期: 2017- 12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肝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所介导的肝脏实质炎症,临床上以血清中转氨酶升高、循环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和肝组织出现界面性肝炎为特征.虽然AIH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涉及的“基因易感性学说”和“分子模拟学说”已得到普遍共识,“免疫调节紊乱”仍是许多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现就AIH的发病机制之“基因易感性学说”、“分子模拟学说”及“免疫调节紊乱”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萍萍;邓志华 刊期: 2017- 12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定量水平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产生的针对病毒核心蛋白的抗体,在感染早期即发生阳转,且常持续存在终生.抗-HBc的定性检测已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多年,但其定量水平的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清楚.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双抗原夹心法的抗-HBc检测技术,为阐释抗-HBc定量水平(qAnti-HBc)在HBV感染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奠定了基础.近年多项研究表明,qAnti-HBc与肝......
作者:袁权;尤红;夏宁邵;贾继东 刊期: 2017- 12
-
CD36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是目前全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对其复杂的发病机制的探索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CD36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因其在肝脏中主要发挥着脂肪酸摄取及结合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等作用,参与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近期研究成果,现就CD36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詹柱;任红;彭明利 刊期: 2017- 12
-
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与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
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持久病毒学应答,然而DAAs在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治疗应用尚有争议.该领域存在的相关问题:丙型肝炎患者经过DAAs抗病毒治疗是否增加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或复发率;肝细胞癌患者经过相应的抗肿瘤治疗后,合并的丙型肝炎是否可以应用DAAs治疗以及疗效如何等,包括引起公众关注的问题.......
作者:刘旭;高沿航;牛俊奇 刊期: 2017- 12
-
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特殊部位(临近胆囊、膈顶、胃肠、心脏、大血管、肝门管道的肝癌,且肿瘤距上述脏器或管腔的短距离<0.5cm)肝癌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通过分层随机选取同期普通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后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随访统计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生存率.计......
作者:柳昂;许伟;徐浩;王勇;顾玉明 刊期: 2017- 12
动态资讯
- 1 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3对HSC-T6细胞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3表达的影响
- 2 HBeAg水平对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意义
- 3 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
- 4 生物人工肝临床应用的疗效与难点
- 5 终末期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6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6年全国肝病学术年会暨青年委员会第三届青年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联合肝病峰会会议纪要
- 7 磷酸化Y盒结合蛋白1的抗体制备及其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临床价值
- 8 nm23H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 9 肝纤维化抵抗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致死性损伤及其机制
- 10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基因变异与细胞免疫
- 11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及其预测价值
- 12 重视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
- 13 献血员戊型肝炎病毒亚临床感染情况调查
- 14 抗病毒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再治疗
- 15 HBV 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的临床意义
- 16 565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 17 细胞因子缓释微球免疫激活剂预防肝细胞癌术后复发
- 18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适人群和时机
- 19 降脂益肝冲剂对非酒精性肝炎大鼠肝脏硫氧还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上调的大鼠肝星状细胞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