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年第9期文章
  • 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与肿瘤肝内复发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小肝癌射频消融术(RFA)前后影像学表现与肿瘤肝内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进行射频消融术的34例患者中的39个小肝癌病灶,对复发与无复发组病灶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同时根据复发病灶数,对单发及多发复发病例进行亚组分析.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Kaplan-Meier法、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本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

    作者:盛若凡;任正刚;张岚;陈财忠;曾蒙苏 刊期: 2014- 09

  • 罕见原发性血色病合并Gilbert综合征1例

    1.患者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反复乏力、皮肤巩膜黄染30余年,发现肝硬化6年于2013年8月1日入院.入院时查体:慢性肝病面容,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掌可疑,无蜘蛛痣,无出血点及皮疹.颈软,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右肋下约2.0cm,剑突下4.0cm,质中,无触痛,脾左肋下约6.0cm,质中,无触痛,肝区轻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左侧胫前皮肤可见约......

    作者:李向军;卢瑾;刘凤娥;李丽萍;刘长明;喻奇志;陈辉 刊期: 2014- 09

  • 抗-HBs阳性者接受HBsAg阳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恩替卡韦预防性治疗20个月能停药吗

    目前认为,供、受者HBV感染不是异型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禁忌证.发生HBV感染或再激活(HBsAg转阳)及并发乙型肝炎已成为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针对移植后HBV感染或激活的影响因素展开了许多研究,并提出了移植后监测HBV感染及加强预防性抗HBV治疗等措施的重要性.现报告我院l例移植前抗-HBs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HBsAg阳性供者异型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予以恩替卡韦(ETV)预防......

    作者:罗文凡;周彬;文维群;彭劼 刊期: 2014- 09

  • 自体外周血CD34+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10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克服供体肝脏短缺的新途径,观察自体外周血CD34+干细胞移植治疗100例晚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内科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100例晚期肝硬化患者,采用自体外周血CD34+干细胞移植,分别在术后6个月、12个月观察肝生物合成功能(凝血功能、白蛋白水平、吲哚青绿试验、ChildPugh评分)、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Knodell评分)、以及肝脏形态学改变.组间比较及组内比较均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作者:姚豫桐;罗兰云;薛华;骆乐;邹海波;王冠;安志明;钟明;黄晓兵 刊期: 2014- 09

  • 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肝硬化及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表达

    目的比较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正常大鼠肝组织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检测大鼠肝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活性氧(ROS)的含量,探讨Mfn2表达差异在肝硬化及肝衰竭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植物油溶液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在肝硬化基础上给予LPS/D-Ga急性攻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腹腔注射植物油建立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NC组,n=......

    作者:刘雪梅;刘钊;侯维;王克菲;丁渭;陈德喜;孟庆华 刊期: 2014- 09

  •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及诊断模型的诊断价值

    肝纤维化是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结构上表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小叶内及汇管区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功能上可以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等.肝纤维化的确切发病率不明,肝硬化发生率估计为0.15%,而尸体检查者中30%~40%有肝硬化,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全球肝硬化的死亡率数据显示,美国达到7.3/10万;中国达......

    作者:徐铭益;陆伦根 刊期: 2014- 09

  •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导致肝组织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的共同重要病理过程.对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有效的干预治疗可控制疾病进展并逆转,反之,肝纤维化有进展成为肝硬化而出现肝功能的衰竭、肝细胞癌的可能性[1].因此,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正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早期干预治疗,控制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作者:欧晓娟 刊期: 2014- 09

  •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现状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ransientelastography,TE)是一门基于超声波或磁共振的瞬时弹性改变评估肝脏硬度(liverstiffnessmeasurement,LSM),从而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其程度的新技术,其中以2001年法国学者基于A型超声仪器的TE(FibroScan)应用为广泛,相继被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亚洲国家临床应用.FibroScan现已成为无创定量......

    作者:沈峰;范建高 刊期: 2014- 09

  •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的机会与挑战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持续或反复)肝脏损害因素所导致的肝脏纤维结缔组织过度沉积.准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不仅有助于判断慢性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也有助于判断其治疗效果.Knodell等[1]于1981年首次提出了慢性病毒性肝炎“组织学活动指数(histologicalactivityindex,HAI)”评分标准,开创了半定量评价肝脏组织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的先河.10年后,国际文献又陆续报道了Sc......

    作者:贾继东 刊期: 2014- 09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累及肝脏的临床病理表现,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随着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流行以及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控制,NAFLD现已成为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与肝脏及肝外残疾和死亡密切相关.然而,至今广大群众和临床医生对NAFLD这一新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并没有充分的认识.而2006年以来相继出台的众多NAF......

    作者:孙婉璐;曹海霞;范建高 刊期: 2014- 0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