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拉米夫定YMDD变异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转移率、高复发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1].抗病毒治疗可显著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并建议对HBVDNA阳性的非终末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2].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至2010年本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初始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收集2007年至2010年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

    作者:付丽云;徐长风 刊期: 2013- 03

  • PNPLA3基因慢病毒载体及其过表达Huh-7细胞系的构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正在成为我国一个新的公共健康问题[1].PNPLA3(patatin-likephospholipasedomain-containingprotein3)基因I148M多态性与NAFLD密切相关,且此多态性参与了NAFLD的疾病进展[2-3].但是,其在NAFLD发病中的具体生物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实验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携带PNPLA3基因野生型和I14......

    作者:张丁丁;姜曼;辛永宁;林中华;姜相君;宣世英 刊期: 2013- 03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阿德福韦酯治疗期间的肌酐和血磷水平变化

    阿德福韦酯(ADV)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已经被发现具有潜在的肾毒性,但由于其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剂量较小(10mg/d),肾毒性轻微,常被临床医生忽视.本研究对CHB患者在使用ADV治疗期间的肌酐和血磷变化进行回顾性观察,以供临床医生参考.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来源: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本院门诊及ADVⅢ期临床试验[1]中,服用ADV(购自葛兰素史克公司)单药或......

    作者:田敬华;何艳群;马小艳;李瑞红;张书凤;万钢;蔡皓东 刊期: 2013- 03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Toll样受体3与4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48周及停药后随访至72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PD)-1、Toll样受体(TLR)3、TLR4表达率的变化,探讨PBMC表面PD-1、TLR3、TLR4是否参与了宿主抗HCV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过程,及其与持续病毒学应答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23例及正常人10名,......

    作者:张旻;蒋永芳;肖新强;刘素芳;彭米林;刘丹;龚国忠 刊期: 2013- 03

  • 未抗病毒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的调查及其临床特点

    目的观察未经抗病毒治疗(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普通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流行状况,评估HIV感染者合并隐匿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未经ART治疗的HIV感染者和普通人群血浆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水平,筛查出HBsAg阴性的HIV感染者(感染组)249例,健康体检者HBsAg阴性者121例(健康组),再采用罗氏COBASA......

    作者:张仁芳;刘莉;郑毓芳;沈银忠;陈军;顾士民;王江蓉;卢洪洲 刊期: 2013- 03

  • 不同策略治疗rtN236T位点变异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rtN236T位点变异的阿德福韦酯(ADV)耐药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ADV分别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及拉米夫定(LAM)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rtN236T位点变异的ADV耐药HBeAg阳性CHB患者65例,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2例),A组ADV联合Peg-IFNα-2a治疗,连续48周后停用.B组A......

    作者:岳伟;袁宏;毛小荣;邓永东;陈琳 刊期: 2013- 03

  • 两种免疫分析系统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的比较

    目的对同一临床实验室的不同免疫自动检测系统进行评估,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HBsAg定量测定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对100例HBV感染患者血清样本中的HBsAg分别进行定量检测,计量资料比较用x2检验,用线性回归统计法分析两检测系统间的差异,判断其可比性.结果两检测系统间HBsAg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r≥0.95),在低值、......

    作者:王洁;汪茂荣 刊期: 2013- 03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激活对HepG2细胞脂肪变性及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PPAR-α)激活对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变性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油酸(OA)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脂肪变性为模型组,采用不同浓度的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FF)处理HepG2细胞24h,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数量,甘油-3-磷酸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HepG2细胞PPA......

    作者:赵晶晶;赵龙凤;杨慧;张丽 刊期: 2013- 03

  • 水甘油通道蛋白9短发夹RNA的构建与筛选及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的作用

    目的构建人水甘油通道蛋白9(AQP9)短发夹RNA(shRNA),筛选出沉默效果明显的重组质粒,检测AQP9的sh.RNA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的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针对人AQP9的小干扰RNA,退火形成双链shRNA后插入pGenesil-1质粒中,并将其转染L02肝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筛选出沉默效果明显的重组质粒.经油酸诱导L02......

    作者:王川;亢渝俊;姜政;王丕龙 刊期: 2013- 03

  • 泡球蚴感染对宿主肝细胞增殖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泡球蚴感染对宿主肝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感染后2、8、30、60、90d采集小鼠肝脏标本.观察小鼠肝脏病理改变.检测泡球蚴感染不同阶段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定位.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随着泡球蚴持续感染,实验组病灶与肝细胞交界区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脂肪变性和纤......

    作者:张传山;王俊华;吕国栋;李亮;温浩;林仁勇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