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年第9期文章
  • 血管活性药物在肝肾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是发生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一种潜在的可逆性并发症,也可发生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或酒精性肝炎患者中。主要特征为肾功能受损,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活化。临床上分为两型:Ⅰ型HRS和Ⅱ型HRS。Ⅰ型为快速进行性肾功能下降,定义为初2周内血清肌酐倍增到221μmol/L以上或初24h肌酐清除率下降50%到<0.33ml/......

    作者:郑颖颖;徐小元 刊期: 2011- 09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酒精性肝病的异同

    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常见病,根据有无大量饮酒史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fattyliver,AFL)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前者是酒精性肝病(ALD)的一个类型。ALD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机会要远超过NAFLD[1]。在临床工作中,两种疾病因无特异的临床表现,鉴别主要依赖于饮酒史,但一些患者的饮酒量介于两者诊断(指南)标准之间,此外回忆......

    作者:郑娉娉;王炳元 刊期: 2011- 09

  • 5-氟尿嘧啶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中肿瘤干细胞的富集作用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的作用,并对免于5-FU杀伤的存活细胞进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检测和“肝癌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鉴定。方法检测5-FU作用前后BEL-7402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标志物CD56、CD54、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和CD133表达率的变化;通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CD56、CD54、EpCAM、CD133阳性细胞和阴性细胞的克......

    作者:杨玥;李德龙;朱雯静;刘菲;康梦田;赵森;郝溥辰;韩旭;陈培琼;吕福东;冯骥良 刊期: 2011- 09

  • 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1例

    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oducarregenerativehyperplasiaofliver,NRHL)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肝脏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非肝硬化性肝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因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缺乏认识,易引起漏诊或误诊,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芳;陈碧芬;郑瑞丹;卢燕辉;郎振为 刊期: 2011- 09

  • 重视中国特色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的研究

    脂代谢紊乱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损害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约有3亿脂代谢紊乱患者,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其两大表型,两者相互影响并常合并存在,共同促进肝硬化、2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以NAFLD为中心的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目前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3]。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妊娠期和哺乳期营养过度,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正呈低龄化和......

    作者:范建高;管又飞 刊期: 2011- 09

  • 第四届全国脂肪性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与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联合主办,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脂肪性肝病学术会议”于2011年7月21-24日在重庆举行。大会主席庄辉院士和范建高教授,执行主席陈东风教授。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北、新加坡以及中国内地20余个省市的500余名代表参会。全会包括1个主题演讲(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10周年回顾)、5个继续教育......

    作者:段晓燕;范建高;陈东风;庄辉 刊期: 2011- 09

  • 内质网-线粒体对话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无过量饮酒史、以甘油三酯在肝内过度沉积为基础的慢性肝脏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等终末期肝病。迄今,对NAFLD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了解内质网与线粒体的相互对话(cross-talk)对进一步理解NAFLD的发病机制及寻求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文静;熊吉;陈东风 刊期: 2011- 09

  • 胰腺衍生因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全身糖脂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纤维化进展甚至肝脏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系统性疾病[1-3]。在其发病过程中,糖脂代谢产物、细胞的氧化应激、非感染性免疫反应以及细胞的质膜系统稳态失衡起到重要作用[4]。现有的假说在理解肝脏发生脂肪变之后的损伤过程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但在针对胰岛素抵抗发生过程中β细胞功能由过度代偿到衰竭为何伴有单纯性的肝脏脂质沉......

    作者:李晶;管又飞 刊期: 2011- 09

  • 肠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造成慢性肝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1]。随着病程进展出现多水平的代谢异常,常常伴有其他重要脏器损伤,为NAFLD的诊治带来巨大的困难[2]。现有的临床试验初步证明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治疗有可能为肝脏疾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和预后。现就肠道在NAFLD发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玉兰;李晶 刊期: 2011- 09

  • 炎症应激相关的脂质异位沉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

    目前,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对策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饮食控制,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强肝脏对游离脂肪酸的氧化等方面,而对脂质从外周组织向肝脏异常转运的研究不多。由于对肝脏脂肪酸、胆固醇摄取的机制认识不清,目前还没有有效抑制肝脏对脂质摄取的治疗方法。因此,深入探脂质的转运机制对于了解NAFLD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压西;阮雄中 刊期: 2011- 0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