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年第1期文章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对肝组织炎症程度的评估价值

    目的利用临床生物化学指标建立初步判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的评分系统.方法统计分析2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从19个生物化学指标中选出5个参与评分,按不同检测值分为0~4分,总分用于判定肝组织炎症和坏死程度.结果ALT、AST、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总胆汁酸被纳入评分系统,以总分≤5分判定为炎症分级G12岁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

    作者:沈宏辉;赵景民;辛绍杰;侯俊;胡燕;孔维;貌盼勇 刊期: 2009- 01

  • 磁共振成像R2*map示踪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内皮祖细胞

    目的探讨R2*map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内皮祖细胞(EPCs)定量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分离和培养Balb/c小鼠后肢骨髓来源的EPCs,培养7d,用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标记的乙酰低密度脂蛋白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荆豆凝集素-1双阳性染色法,以及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干细胞抗原1和藻红素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方法上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用50μg/mlSPIO及6μl/mllipofe......

    作者:王庆国;严福华;徐鹏举;周梅玲;李清海 刊期: 2009- 01

  • 人胎儿肝组织形态学及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时期胎儿肝组织形态学及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方法胎儿肝组织常规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采用基于双向电泳-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分析早,晚期胎儿肝脏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并与肝癌组织蛋白质表达谱比较;用Mascot软件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在蛋白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鉴定.结果早、晚期胎儿肝脏不仅组织形态学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蛋白质表达谱也存......

    作者:陈晓黎;刘华;赵世平;丁海燕;王一理 刊期: 2009- 01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免疫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鉴定MSC,检测其生长动力学、细胞周期.检测单纯和200U/ml干扰素(IFN)γ干预后MSC的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CD54、CD40、CD80、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MHC-Ⅱ的表达情况,并以此为调节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封闭PDL-1、CD54,观察它们在MSC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作者:洪再发;黄小进;尹震宇;王效民 刊期: 2009- 01

  • HBx反义寡核苷酸对裸鼠皮下肝癌移植瘤成瘤的影响

    目的探讨反义寡核昔酸多位点封闭HBx基因对人类肝癌组织在裸小鼠皮下移植瘤发生的影响.方法50只裸小鼠随机等分为5组,1组为对照组,其余4组为实验组(AS1~AS4组),取对数期生长的内源性表达HBx蛋白的人类肝癌细胞系(Hep3B细胞)皮下注射,从第2天开始实验组分别通过腹膜腔内注射反义寡核苷酸AS1~AS4片段(剂量为10μg/g),隔日注射,共注射5次,对照组注射无菌双蒸馏水,观察裸小鼠皮下移......

    作者:张静;王培军;袁小东;李铭华;董宁欣;张炜;刘君;崔晓东;戴工华 刊期: 2009- 01

  • 微RNA 18与B细胞易位基因2在肝癌细胞中差异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微RNA18(miR-18)对肝癌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预测其靶基因,初步探讨miR-18与抗增殖基因B细胞易位基因2(BTG2)两者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差异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HepG2的微RNA差异表达谱,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表达明显上调的miR-18的靶基因,初步筛选出直接调控的靶基因为抗增殖基因BTG2;应用RT-PCR和Northernblot法分......

    作者:李琼;王阁;张志敏;杨志祥;单锦露;陈川;许文;雒喜忠;王东 刊期: 2009- 01

  • Hedgehog-Gli 1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肝星状细胞(HSC)中hedgehog(Hh)信号通路成员Shh、patched、smoothened(Smo)和Gli-1的表达,及Hh通路抑制剂环耙明对HSC-T6细胞株增殖、凋亡及其激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株,提取细胞总RNA,用RT-PCR扩增Shh、patched、Smo、Gli-1基因;用环耙明作用HSC-T6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其在体外对HSC-T6的抑制情况,流......

    作者:刘珺;徐选福;杨文娟;郭传勇 刊期: 2009- 01

  • 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时的疗效.方法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口服替比夫定600mg/d或拉米夫定100mg/d,持续治疗48周.观察治疗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病毒学、生物化学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Child-Pugh积分及病毒耐药等变化情况.结果替比夫定组患者血清HBVDNA在治疗前为(6.52±1.33)log10拷贝/ml,在接受替比夫定......

    作者:梁静;韩涛;肖时湘;李岩;阚志超;刘磊 刊期: 2009- 01

  • 慢性乙型肝炎组织学肝硬化的预测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组织学肝硬化的分布情况;应用非创伤的指标建立组织学肝硬化的预测模型.方法选择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5例,分成模型组206例和验证组69例,均接受肝活组织检查.根据肝脏病理结果计算S0-S3组、S4(早期肝硬化)组、活动性肝硬化组的构成比.选择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血常规、血清生物化学、HBV标志物、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定量、病毒载量、血清......

    作者:涂相林;肖影群;陈芳;陈家鸰;陈宏义 刊期: 2009- 01

  • 重型肝炎及肝衰竭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尤其是HBV,重型肝炎的分型充分体现了我国HBV感染所致肝衰竭发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重型肝炎、肝衰竭研究近年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简述如下.......

    作者:段钟平;陈煜 刊期: 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