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基因5A反式激活基因4A结合蛋白基因的筛选
目的筛选并克隆HCV非结构基因NS5A反式激活基因4剪切体NS5ATP4A的结合蛋白基因,为研究NS5ATP4A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线索.方法构建HCVNS5ATP4A蛋白诱饵酵母质粒,转化酵母AH109后与含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上进行双杂交筛选.选择既能在4重营养缺陷培养基(SD/-Trp/-Leu/-Ade/-His)上生长,又能在涂有X-α-半乳糖的四缺培养平皿上生长......
作者:张连峰;成军;李继昌;陈立冬;刘蔚 刊期: 2008- 04
-
熊果酸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体外观察熊果酸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熊果酸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熊果酸作用于肝星状细胞HSC-T6及肝细胞L02,分别在药物作用24、48、72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熊果酸对HSC-T6及L0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熊果酸对HSC-T6凋亡的影响;光学显微镜观察熊果酸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C-T6中Bcl-2、Bax和......
作者:申月明;朱萱;张昆和;谢勇;陈江;戴颖;欧阳灿辉;李弼民 刊期: 2008- 04
-
三维肝脏快速容积采集整合阵列空间敏感编码技术在肝脏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三维肝脏快速容积采集(3D-LAVA)整合阵列空间敏感编码技术(ASSET)在肝脏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7例患者行磁共振常规平扫,并对其中90例行3D-LAVA增强扫描(其中72例整合ASSET),57例行二维陕速扰相梯度回波(2D-FSPGR)增强扫描(其中20例行肝门静脉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比较3D-LAVA和2D-FSPGR对不同病灶的显示能力,以及3D-LAVA整合......
作者:吴伟;赵建农;郭大静;谢微波;钟维佳;罗银灯;陈维娟 刊期: 2008- 04
-
腺病毒载体介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诱导抗小鼠肝癌免疫
目的探讨复制缺损型腺病毒载体(Ad)介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hKDR)诱导抗小鼠肝癌血管免疫、打破免疫耐受的效果.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小鼠胚胎细胞中分别克隆hKDR和小鼠KDR(mKDR),构建AdhKDR和AdmKDR.用AdhKDR和AdmKDR分别皮内免疫C57BL/6小鼠,7d后取脾细胞作为效应细胞,Hepa1-6/mKDR作为靶细胞,行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
作者:谭晓华;吴彬;刘兵;刘秀丽;王友臣 刊期: 2008- 04
-
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2008年版)解读
亚太肝病学会近日在韩国首尔(Seoul)举行的第18届亚太肝病学术会议上公布了2008年新版的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简称新指南,原文见:http://www.apasl.info/guidelinesHBV.html).该指南是继国际几个著名权威指南,包括美国肝病学会[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2]、Keeffe教授等一组国际专家所作[3]等发表后的又一新国际权威指南.......
作者:任红 刊期: 2008- 04
-
亲体肝移植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3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亲体肝移植手术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疗效.方法3例因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腹水和脾功能亢进患儿,经门静脉显影、螺旋CT扫描及门静脉三维影像重建技术确诊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伴有严重的门静脉高压症患儿,分别于2006年7月、11月和2007年1月施行亲体肝移植术治疗.术后从临床表现、血液学指标和影像学资料等方面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例患儿中有2例消化道出血停止、腹水消失、门静脉......
作者:张明满;金先庆;严律南;康权;郭春宝 刊期: 2008- 04
-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患者肝移植后重建乙型肝炎主动免疫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体术后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反应,初步探讨影响疫苗接种成功的相关因素,为提高疫苗接种成功率寻求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方法前瞻性观察了13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术后患者,术后应用拉米夫定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方案预防乙型肝炎复发平均达38个月(27~77个月),接种方案为分别在第0、1、2、6个月肌内注射接种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每次40μg,分别在接种1、2、3、6......
作者:金圣杰;卢实春;赖威;戴军;赵冀;李幼平;严律南 刊期: 2008- 04
-
氢质子波谱成像对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移植肝细胞再生能力的评价作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评价大鼠原位肝移植(OLT)热缺血模型肝细胞再生能力的意义,以及热缺血对于移植肝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实验组热缺血10min的大鼠肝移植模型和对照组无热缺血大鼠肝移植模型各30只为研究对象,移植术后分6个时间点(6h、1d、3d、7d、14d、30d)对每只大鼠行肝脏常规T1WI、T2WI成像及氢质子波谱扫描.扫描后取肝脏,测定肝细胞的细胞增殖核抗原(PCN......
作者:张亚琴;单鸿;孔庆聪;王劲;孟晓春;孙强;杨扬;陈规划;邢海芳 刊期: 2008- 04
-
自体肝移植研究现状及展望
一、自体肝移植概述肝脏发生占位性病变,常规方法切除困难,需在半离体或离体状况下,在低温灌注技术条件下切除占位性病灶,然后修复保留的肝脏并植入体内,该方法即自体肝移植.自体肝移植技术是目前肝脏外科尖端、难度系数大的、复杂的、需多学科共同协作的一种外科技术.......
作者:叶启发;明英姿;任祖海;余兴国;成柯;牛英;陈晚平;李柯;李远明 刊期: 2008- 04
-
肝移植手术时机的选择
随着肝移植病例数的增多,我国器官移植供体日益紧张,因此如何把握肝移植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显得极为重要.国内外一直不断探索合适的评分系统,以期获得优化的供体分配方案和掌握恰当的治疗时机.所用评分系统包括Child-Pugh分级、联合器官共享网络(UNOS)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其中,Child-Pugh分级和UNOS分级系统已被淘汰.......
作者:陈规划;蔡常洁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阻断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2 肌肽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肝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 3 应用shRNA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表达和三氧化二砷对HepG2细胞p53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 4 免疫调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 5 功能营养素对肝硬化患者血清生长激素和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观察
- 6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NFκB启动子和增强子反式激活作用
- 7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脂肪性肝病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测定中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 8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与肝脏疾病
- 9 复方牛胎肝提取物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
- 10 肝性胸水的诊治进展
- 11 防治酒精性肝病有效的措施:戒酒
- 12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干扰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3 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转染L02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HLA-A,B,C和MHC Ⅰ类链相关基因A/B分子的表达
- 14 FibroScan(R)实施受控衰减参数诊断脂肪肝的价值
- 15 乙型肝炎e抗原对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表达的影响
- 16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 17 碱性磷酸酶直接标记核酸探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
- 18 2528例原发性肝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其并发症
- 19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的癌前病变标志物检测及其意义
- 20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10和15水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