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Pim-2基因的表达
肝癌(HCC)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肝细胞的凋亡受到多种基因、转录因子,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激素的调节[1].Pim-2基因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m家族成员之一,属于一种钙/钙调蛋白调节激酶,在多种细胞组织的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可通过磷酸化底物发挥抗凋亡,促进细胞维持自我生存作用[2].......
作者:李波;叶田;李德华;苏松;倪建彬;徐松波;罗亮;石毓君;龚建平 刊期: 2008- 12
-
姜黄素对脂肪变性HL-7702细胞乙酰辅酶A羧化酶表达的影响
姜黄素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提取物,是一种多酚类物质.近年来,国内外对姜黄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在保护肝脏方面的作用备受关注.多种研究提示姜黄素具有防止实验性脂肪肝的作用[1],但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旨在初步探讨姜黄素对肝细胞脂质变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彭丽红;阳学风;傅念;吴清;廖端芳;何娟;黄乾雄;胡杨 刊期: 2008- 12
-
银杏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2型糖尿病患者肝脏病变的标准化死亡率比远高于其心血管病变[1].但是,目前有关糖尿病性肝纤维化及药物干预的研究报道甚少.银杏叶提取物(EGB)是由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组成的制剂,其药理作用主要为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破脂质过氧化,改善微循环等[2].本研究旨在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肝纤维化病变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作者:王蓉蓉;苏志涛;王环;王文艳;吴晓烨;万丽;陈丽玲;陈筱菲;陈国荣 刊期: 2008- 12
-
CD163和血红素加氧酶1在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CD163可以特异地识别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复合体,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在内毒素血症[1]和病毒性肝炎[2]中,CD163的激活对机体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采用D-氨基半乳糖(Gal)和脂多糖(LPS)联合腹腔注射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检测肝组织中CD163和HO-1表达.......
作者:谷甸娜;陈永平;卢明芹;张磊;卢洁;郑毅;张晓华 刊期: 2008- 12
-
促凋亡蛋白Smac及其下游通路在内毒素诱导L0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近年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导致肝脏损伤的一个重要细胞机制,在重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Smac位于线粒体膜问隙,在抗癌药物、化学或物理的凋亡信号、DNA损伤等作用下,可释放入胞质,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结合并解除其对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的抑制作用,从而使Caspase9活性增强;而Caspase3可以剪切Caspase9前体(procaspase9......
作者:陈淼;田德英;张振纲;章述军;吴会玲;周健;李晖 刊期: 2008- 12
-
2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5年随访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录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乙型肝炎再激活率及血清学变化.方法对无锡地区2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肝脏组织病理学、病毒学及血清病毒标志物等的动态观察研究.结果5年间,220例中有35例出现乙型肝炎再激活,占15.9%(35/220).220例中肝脏组织有明显炎症者(≥G2),乙型肝炎再激活率为27.0%(33/122),而肝组织炎症为GO......
作者:陆忠华;陈卫;邓俊;居朝霞;裴豪;杨小娟;朱银芳;顾锡炳;黄利华 刊期: 2008- 12
-
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给予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36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9个月时,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s比例(以CD4+CD25......
作者:潘修成;杨帆;陈明;傅涓涓;郭忠胜;张言超;孙莉莉 刊期: 2008- 12
-
白细胞介素-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以及对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1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70名健康对照者的IL-2基因-385T/G、+114T/G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血清HBVDNA测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结果IL-2基因+114T/G多态性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人群中的频率分布差......
作者:韦叶生;蓝艳;袁锡华;唐任光;黄重敏;王春芳 刊期: 2008- 12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时期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HBV感染患者不同感染时期(免疫耐受期、免疫活动期、非复制期)的树突状细胞(DC)亚群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数量的差异及其与外周血HBV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HBV感染不同阶段的患者30例,分为免疫耐受组、免疫活动组、非复制组各10例,另选健康人10名作为对照组.取4组患者的抗凝血10ml,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计算出患者外周血D......
作者:董金玲;马丽娜;耿楠;陈新月 刊期: 2008- 12
-
法尼醇X受体对L02细胞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法尼醇X受体(FXR)对人肝细胞株L02细胞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油酸钠建立L02细胞脂肪变模型(脂肪变组),油酸钠及鹅去氧胆酸钠建立干预模型(干预组),设对照组(培养基中不加药物),3组均设立24、48、72h时间点.油红O染色,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检测肝细胞脂肪变程度;Westemblot和RT-PCR方法检测核受体FXR及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变化.......
作者:洪江龙;沈薇;拜明军 刊期: 2008- 12
动态资讯
- 1 我国主要乙型肝炎病毒流行株中C抗原18~27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特点分析
- 2 缺氧对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Ⅱ表达及活性调节的影响
- 3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和评估
- 4 正确认识乙型肝炎进展和治疗中的评价指标
- 5 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毒性肝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 6 黄芪注射液对肝纤维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 7 云南省394例散发性急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 8 异甘草酸镁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 9 2015年欧洲肝病学会与拉丁美洲肝病学会无创检查评估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临床指南要点
- 10 食管胃静脉曲张经内镜治疗后再出血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 11 B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复制能力评价
- 12 肝细胞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及意义
- 13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合并播散性肺曲霉病1例
- 14 聚乙二醇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72周随访观察
- 15 拉米夫定与α-1b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16 肝肾综合征与血氨水平的关系
- 17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 18 超声定量诊断大鼠肝纤维化的研究
- 19 如何提高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 20 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