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羟基喜树碱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时线粒体凋亡诱导因子的转位研究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诱导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时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凋亡诱导因子表达及从线粒体发生核转位的变化.方法用80μg/ml羟基喜树碱作用于肝癌细胞株SMMC-7721后,用吖啶橙/溴化乙啶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检测凋亡诱导因子在mRNA与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凋亡诱导因子在细胞凋......
作者:付玉荣;邱宗荫;颜玉蓉 刊期: 2006- 04
-
原发性肝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分析
原发性肝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是罕见的肿瘤,查阅我院1954年-2005年的病例,仅发现1例原发性肝MFH肺转移,2例原发性肝MFH.3例均为病理诊断,病例资料详实,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陈谦;李强 刊期: 2006- 04
-
努力提高我国肝移植的临床效果
近40余年来,全世界已公认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重症监护的发展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开发,使得患者移植后1年生存率已超过90%,5年生存率达70%~80%,每年全世界肝移植例数已达10000例以上,总数已超过100000例.国内肝移植起步虽早(70年代末),但因各种原因,在80年代处于停滞状态,直到90年代末才广泛开展,近年国内肝移植发展迅速,每年以近千例的速度增加,已成......
作者:严律南 刊期: 2006- 04
-
加强免疫治疗防治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
如果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的受者肝移植术后HBV复发率可高达85%.HBV再感染后多表现为纤维性淤胆性肝炎或纤维性肝细胞性肝炎,病情进展迅速,2年死亡率达50%;即使再次肝移植约50%的患者也将在60d内死亡,效果极差.因此,预防HBV复发已成为肝移植外科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作者:刘作金;李生伟 刊期: 2006- 04
-
受体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肝移植
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中门静脉血栓(PVT)形成并不少见,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6%~64.1%,其中包括门静脉部分血栓形成和门静脉完全血栓形成造成管腔完全阻塞.门静脉血栓形成以男性病例为多,多数患者除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本身的临床表现外,并无其他特殊表现,常不被发现,也不需特殊处理.但若此类患者需行肝移植,作为肝移植受体其门静脉血栓形成就有特别的临床意义.受体门静脉血栓形成对肝移植的不利影......
作者:李波 刊期: 2006- 04
-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常见病理组织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5年6月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173例(235例次)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和临床资料.结果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发生于术后3~2920d,其中1~30d、31~90d、91~180d、180d以后的发生率分别为49.71%(86/173)、17.92%(31/173)、4.62%(8/173)、27.7......
作者:王政禄;张淑英;朱丛中;李卉;唐缨;沈中阳 刊期: 2006- 04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监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监测对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DFI对504例原位肝移植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连续监测.术前监测内容包括门静脉主干直径、血流速度及有无门静脉栓塞等;术后监测内容包括门静脉供体段、受体段、吻合口的直径、管腔内回声、血流方向及血流速度等.结果术后当日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为46.27cm/s,小流速为15.8cm/s,大流速为110.8cm/s.3......
作者:任秀昀;王凤水;刘煜;陈新国;李威;沈中阳;庄辉 刊期: 2006- 04
-
热缺血供肝胆管耐受冷保存时限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有热缺血损伤的供肝及胆管组织耐受冷保存的安全时限,为临床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内外胆管不可逆性坏死和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的防范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小型猪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上,观察供肝血流阻断10min后移植肝及胆管组织在不同冷保存时间条件下的形态功能改变及其可逆性.结果热缺血10min,冷保存时间少于16h组,动物均存活1周以上,且无早期胆管坏死所致的动物死亡;一旦冷保存时间超过16h,术后早......
作者:郑树国;冯晓彬;何振平;卿德科;冷建军;董家鸿 刊期: 2006- 04
-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
目的评价原位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受体选择,探讨原位肝移植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2月完成的92例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肝癌肝移植92例,根据国际抗癌协会的国际癌症病期分类(TNM),Ⅰ期8例,ChildPugh均为A级;Ⅱ期13例,Child-PughA级11例、B级2例;Ⅲ期12例,Child-PughA级8例、B级3例......
作者:刘祥德;杨占宇;王曙光;别平;郑树国;张雷达;何宇;卢倩;杨智清;董家鸿 刊期: 2006- 04
-
成人活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
目的探讨成人活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方法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6月的成人活体肝移植患者12例.其中,左半肝(Ⅱ、Ⅲ、Ⅳ段,包括肝中静脉)移植3例;右半肝(Ⅴ、Ⅵ、Ⅶ、Ⅷ段)不包括肝中静脉移植8例,包括肝中静脉1例.结果12例供体无因手术死亡者.手术时间(6.20±1.40)h;术中出血量300~1200ml;1例术后并发胆瘘,1例切口脂肪液化;随访6~12个月,无远......
作者:李相成;王学浩;张峰;徐三荣;成峰;李国强;王科;钱晓峰;马跃峰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2 肝星状细胞的抗原提呈特性
- 3 蓝莓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 4 小鼠胎肝激酶-1阳性细胞向胆管细胞和肝细胞分化
- 5 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建立及4-1BB、CD4+CD25+T淋巴细胞表达
- 6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对HepG2细胞HLA-Ⅰ表达的影响
- 7 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进展
- 8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
- 9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压力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 1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浆样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
- 11 AKR1B10抑制剂增强索拉非尼对小鼠肝癌异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12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肝静脉闭塞症23例
- 13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抗乙醛蛋白加合物抗体滴度的检测
- 14 肝性脑病患者血清褪黑素变化及其诊断价值
- 15 p38信号转导途径对离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16 质粒白细胞介素-3与CD40L在小鼠体内对肝脏树突状细胞的诱导作用
- 17 肝癌肝移植术后的复发机制与防治策略
- 18 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序贯脾栓塞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 19 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比较
- 20 原发性布加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