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脏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年第4期文章
  • 抑制消减杂交法筛选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差异表达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中,大多数是婴幼儿期感染,往往终生携带HBV,但正常成人初次感染后大多能清除病毒.除病毒因素外,主要是机体的免疫因素决定感染结局[1].机体对HBV的免疫应答受许多基因的调节,我们推测正是由于在正常人和HBV携带者之间存在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才导致了不同的感染结局.本研究旨在探讨HBV携带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差异表达的基因,有助于阐明HBV携带发生......

    作者:唐翠兰;陈智;羊正纲;周林福;陈峰;彭国平 刊期: 2006- 04

  • 流式细胞术检测PP65抗原血症诊断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是新生儿及免疫抑制状态下人群较常见和严重的疾病之一,常并发肝外脏器感染,引起多脏器功能损伤.早期、特异地诊断活动性CMV感染,已成为监测其感染、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对CMV性肝炎患者进行低基质磷脂蛋白65(PP65)抗原血症测定,并同时定量测定尿CMVDNA及血CMV-IgM,以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PP65抗原血症对CMV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洪灿;项国谦;沈红强 刊期: 2006- 04

  • 乙型肝炎病毒启动子调控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启动子(含增强子)调控下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扩增出HBV的4个启动子,载入T载体,测序后插入到含EGFP报告基因的质粒pEGFP-1,构建出HBV不同启动子调控的EGFP基因表达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各重组体.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4种构建好的载体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重......

    作者:谢娜;王晓燕;张琼;林园园;林菊生 刊期: 2006- 04

  • 拉米夫定阻断慢性乙型肝炎进展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探讨对重型肝炎发生的阻断作用.方法将16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82例)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组(治疗组,82例).结果在治疗组中,23.2%(19/82)的患者发展至慢性重型肝炎,显著低于对照组46.3%(38/82),P<0.01.对照组52.6%(20/38)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死亡,而在治疗组,仅26.3%(5......

    作者:崔建军;周伯平;戴炜 刊期: 2006- 04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宫内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血清HBVDNA阴性且PBMCHBVDNA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30对作为实验组,HBV标志物均为阴性孕妇及其新生儿10对作为对照组.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及PBMCHBVDNA,半巢式PCR检测新生儿PBMC中来自母亲的细胞.结果实验组30例新生儿中,血清HBVDNA阳性4例,PBMCH......

    作者:李淑红;岳亚飞;张树林;石紫云;归巧娣 刊期: 2006- 04

  • 肝病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病伴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对29例慢性乙型肝炎伴糖代谢异常患者及6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肝源性糖耐量减低(IGT)及肝源性糖尿病(DM)发生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53%对3.82%,P<0.05;24.11%对1.64%,P<0.01).(2)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肝源性IGT或DM患者均无......

    作者:张霞;沈薇;沈鼎明 刊期: 2006- 04

  • RNA干扰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新进展

    RNA干扰(RNAinterferencing,RNAi)是短双链RNA,即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encingRNA,siRNA)介导的对同源基因转录后水平或者翻译水平的抑制作用.近年来应用RNAi技术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RNAi作为一种新型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治疗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其高效、特异的抗病毒作用,设计灵活的多靶位效应使其成为一种前景......

    作者:唐霓;黄爱龙 刊期: 2006- 04

  • 端粒酶逆转录酶肽-核酸病毒样颗粒疫苗抗肝癌免疫的初步研究

    目的设计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新型病毒样颗粒疫苗,并研究其抗肝癌的作用.方法以阳离子抗原肽为桥梁,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hTERT克隆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TCAE中,再将多肽和核酸疫苗结合于同一疫苗颗粒,转染并鉴定其免疫原性,评价其转染效率,并观察其免疫转基因小鼠后激发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的有效性.结果该疫苗可激发特异性CTL反应,并对肝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活......

    作者:郭红;郝嘉;吴超;房殿春 刊期: 2006- 04

  • Janus激酶/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重建对MHCC97细胞干扰素α应答的影响

    目的阐明原发性肝癌MHCC97细胞中Janus激酶/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对干扰素α抗肿瘤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Dosper转染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表达质粒入MHCC97细胞;用Westernblot和寡核苷酸迁移率实验分别检测肝癌细胞中IRF9、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和干扰素刺激基因因子3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及各期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通过高表达IR......

    作者:吴伟忠;孙惠川;高艳琴;王鲁;汤钊猷;刘康达 刊期: 2006- 04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肝癌组织及培养的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癌和正常肝组织及HepG2细胞中HIF1α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IF1α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阳性率达76.4%,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其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癌栓......

    作者:张芳杰;唐望先;吴翠环;晏维;谷华 刊期: 20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