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加强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过去20年间,肝纤维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1-3],表现在:(1)肝纤维化的分子病理机制逐渐了解,尤其是肝星状细胞激活的调控机制,如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转导等的外部机制,以及维生素A信号转导等内部机制.......
作者:刘平 刊期: 2005- 08
-
抗肝纤维化的适应患者与治疗时机
1.肝纤维化治疗对象包括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病因治疗与抗纤维化治疗同样重要:肝纤维化是存在于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因此大多数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患者都有进行肝纤维化治疗的必要.肝纤维化治疗策略包含去除病因、抗炎症与免疫调节、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其胶原代谢、刺激肝细胞再生等多方面,实际是一种广义的抗肝纤维化综合疗法,几乎适合于有慢性肝病,包括慢性病毒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慢性酒精性肝炎、非酒......
作者:刘成海 刊期: 2005- 08
-
肝纤维化的诊断和评估
肝纤维化是一种病理状态,又是一组临床和病理学综合征,其诊断有赖于临床评估、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除了组织病理学诊断外,目前尚无准确和敏感的肝纤维化非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准确诊断和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肝纤维化的防治及其预后评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陆伦根;曾民德 刊期: 2005- 08
-
肝纤维化的治疗
1.抗肝纤维化治疗某些新的认识:(1)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过程,细胞因子、多肽、细胞外基质(ECM)等均能致HSC的活化.有报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核心蛋白与HBxAg也有直接激活HSC的作用.Canbay等指出肝细胞的凋亡能诱导HSC的活化,抑制肝细胞凋亡的一个小分子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近年已开始临床试用;还可以通过RNA干扰技术阻止肝细胞凋亡而达抗肝纤维化治疗目的.......
作者:蔡卫民 刊期: 2005- 08
-
牛磺酸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
目的进一步研究牛磺酸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和P21waf1表达.结果牛磺酸对HS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为5、10、20、30、40、50mmol/L作用48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6.7%、14.4%、23.3%、32.2%、36.7%和45.6%,t值......
作者:陈岳祥;陈思文;张兴荣;刘苏;谢渭芬;李石 刊期: 2005- 08
-
醛固酮对肝星状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信号通路调控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醛固酮(A1do)对肝星状细胞(HSC)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细胞株,分别给予Aldo1μmol/L处理10min、30min、1h、2h和3h,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p42/44蛋白的表达.另外,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特异性阻断剂U0126、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均预先处理60min,再给予Ald......
作者:李旭;孟莹;杨希山;吴平生;张振书 刊期: 2005- 08
-
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质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与消减中的动态变化
目的通过对四氯化碳诱导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蛋白质组的分析,研究与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质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肝纤维化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每周2次,共12周,停止刺激后再观察4周.分别于第4、8、12、16周末分批取材.留取肝组织分别做病理组织学、羟脯氨酸检查与蛋白质的分步提取.蛋白质定量......
作者:刘莺;刘平;刘成海;胡义杨;徐列明;慕永平;都广礼 刊期: 2005- 08
-
黄芪注射液对肝纤维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体外细胞实验:用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0、25、50、100、200、400mg/m1)作用HSC不同时间(24、48、72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其活化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SC增殖周期;溴乙锭/吖啶橙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SC凋亡.动物实验:用40%四氯化碳和5%乙醇制备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作者:周贤;戴立里;贾丽萍;郑元义;王文兵 刊期: 2005- 08
-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联合召开的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于2005年5月131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香港和台湾代表共960人参加了会议,列席会议代表约400人.大会邀请了13位病毒性肝炎及肝病领域的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在收到的535篇学术论文中,选取了24位中青年代表进行大会发言.同时对2004年公布的和即将出台的(初稿)进行了解读和热烈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
作者:王贵强;魏来;翁心华;庄辉 刊期: 2005- 08
-
第二届全国脂肪性肝病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脂肪性肝病(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包括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当前ALD的患病率居高不下,而NAFLD的发病率不断攀高且起病渐趋低龄化,并且FLD可以与病毒性肝炎合并存在,从而成为当代肝病领域的新挑战.......
作者:陆伦根;范建高 刊期: 2005- 08
动态资讯
- 1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肾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 2 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多因素分析
-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脂肪肝导致单纯抗病毒治疗生物化学应答不佳诊疗分析
- 4 肝移植术后原发性肝癌复发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关系
- 5 影响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分析
- 6 NLRP3炎症小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7 甲胎蛋白与热休克蛋白70融合DNA疫苗抗肿瘤免疫
- 8 393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死亡患者死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 9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 10 肝脏自然杀伤细胞在小鼠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
- 11 肾移植后纤维化淤胆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特点
- 12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若干问题
- 13 肝脏硬度测定仪FibroTouch与FibroScan和肝脏病理分期的相关性
- 14 细胞角蛋白-18联合受控衰减参数二步法无创鉴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 15 肝硬化与非肝硬化基础的原发性肝癌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 16 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动态观察
- 17 肝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 18 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对策
- 19 原发性肝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分析
- 20 门静脉高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