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1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检出率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迄今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胆汁淤积综合征,因其常与炎症性肠病(主要是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发生,因而引起胃肠病学家和肝病学家的共同兴趣.欧美学者报道PSC患者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率为60%~100%[1].希腊学者在21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发现4例(1.86%)PSC[2];我国安徽学者则在29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发现15例(5.12%)PSC.本研究力求通过对......
作者:刘萱;杜正光;贾继东 刊期: 2005- 08
-
粉防己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跨膜信号转导的影响
粉防己碱(Tet)是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1],这一作用可能与Tet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直接抑制作用有关[2].近在动物实验发现较低浓度Tet(2.5~5mg/kg)亦有较强的抗肝纤维化作用[3].为进一步了解低浓度Tet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本研究观察低剂量Tet对静止期HSC培养活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其活化作用影响,以及此过程中TGFβ和其下游Smads信号蛋白的表达变......
作者:陈源文;李定国;吴建新;陈颖伟;陆汉明 刊期: 2005- 08
-
重型肝炎预后单因素分析与评估系统研究
目的对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单因素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对预后有明显影响的因素,并确定其与预后的相关程度,从而构建出重型肝炎预后评估系统,并检验其效能.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1997年1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301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分别从年龄、性别、临床分型、病原分型、并发症、既往病史、生化指标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研究,借助SPSS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赖宁;郭树华;张大志;石磊;钟晓妮;袁春兰 刊期: 2005- 08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调节新生多肽复合物启动子转录活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对新生多肽相关复合物(NACA)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我室构建的能够表达NS5A蛋白的pcDNA3.1(-)-NS5A质粒和含有NACA基因启动子的pCAT3-NACA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系设为实验组,同时pCAT3-NACA单独转染HepG2细胞系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结果p......
作者:戴久增;成军;曲建慧;纪冬 刊期: 2005- 08
-
人转化生长因子β1抗原决定簇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融合肽苗的构建与表达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原决定簇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的基因工程融合肽苗,并测定其抗原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获得人TGFβ1抗原决定簇成熟编码区编码79~108位氨基酸的32肽基因片断,将其嵌合于HBcAg主要免疫优势区,构建符合开放读码框要求的重组嵌合表达质粒pET28a/HBcAg1~71-TGFβ132-HBcAg89~144,在大肠杆菌B......
作者:郭永红;罗金燕;郝志明;王全颖;杨广笑 刊期: 2005- 08
-
抗戊型肝炎病毒E2 IgM诊断急性戊型肝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目的评价抗戊型肝炎病毒(HEV)衣壳蛋白重组抗原E2IgM(抗-E2IgM)诊断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76份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和191份急性散发性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E2IgM,与国产传统试剂和新加坡Genelabs试剂检测的IgM(GL-IgM)作比较;对抗-E2IgM阳性血清检测血清中HEVRN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抗-E2IgM......
作者:郑玲;柳丽娟;胡莹盈;王艳丽;温珠妹;张宇;陈惠聪;张启云;江家骥 刊期: 2005- 08
-
U230A芯片动态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基因表达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过程中肝脏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方法通过持续24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NAFLD模型,应用U230A芯片检测不同造模时期肝脏基因表达,并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结果与对照大鼠相比,造模4周和8周时差异表达基因数分别为426条和540条,上调基因主要为细胞内磷酸化酶基因、代谢酶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细胞色素P450基因以及细胞转录和分化基因等,下调基因主......
作者:范建高;方继伟;陆元善;钱燕;蔡晓波 刊期: 2005- 08
-
酒精性肝病的内毒素损伤机制
据统计,酗酒者中,只有30%进展到肝硬化,提示在酒精诱导的肝损伤中还需要其它辅助因素,肠道的内毒素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辅因子.许多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实,酒精性肝损伤时常伴发内毒素血症,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1].......
作者:方志红;崔剑巍;胡义扬 刊期: 2005- 08
-
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在肝病应用中的进展
基因治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将目的基因转入细胞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脂质体包裹转染、电打孔、微注射等,近以重组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因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关注.比较常用的三大病毒载体是逆转录病毒、腺病毒和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
作者:尤红;贾继东;王宝恩 刊期: 2005- 08
-
肝性脊髓病并大脑苍白球磁共振成像异常信号1例
患者,男,46岁,因患乙型肝炎16年,反复腹胀8年,加重1d入院.既往入院已确诊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功能亢进.此次住院期间反复发生肝性脑病,并于住院4月后逐渐出现双下肢乏力僵硬、自觉腓肠肌疼痛、行走障碍,行走时呈剪刀样步态,每于肝性脑病发作后,其双下肢僵硬程度略有加重.......
作者:吴蓉;张霞;吴小翎;吴显才;刘华 刊期: 2005- 08
动态资讯
- 1 β-受体阻滞剂联合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荟萃分析
- 2 NQO1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肝细胞癌的关联研究
- 3 高脂饮食诱导幼鼠脂肪肝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代谢研究
- 4 用树鼩cDNA芯片研究树鼩肝癌中参与信号传导的部分基因变化情况
- 5 2015年肝脏自身免疫疾病国际会议简介
- 6 四种中药单体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
- 7 HCV 5′NCR调控抑制活性的反义寡核苷酸的筛选
- 8 肝脏与胆囊交叉性Rosai-Dorfman病合并肝细胞腺瘤1例
- 9 肝星状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 10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1 蓝莓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细胞色素P4502E1表达的影响
- 12 湖南地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热区的序列检测与分析
- 13 肝静脉压力梯度预测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临床应用
- 14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 15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信号系统与肝细胞癌转移研究进展
- 16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和Fas在乙型肝炎肝细胞凋亡中的意义
- 17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
- 18 小肝癌的血供与螺旋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诊断
- 19 rtA181位点突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再治疗效果
-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现状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