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功能参数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中的意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三大病理损害是出血、休克、肾功能衰竭.本研究对369例患者进行肝功能的临床研究,重点观察少尿期肝功能的变化,探讨肝脏损害在HFRS患者的意义.HFRS患者中,肝脏损害程度及发生率不亚于肾脏损害,肝功能衰竭等同于肾功能衰竭,同样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万宝美;李和楼;王靖;王会亮;郭强 刊期: 2005- 05
-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mRNA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肺损伤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TNFα和IL-1β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
作者:王红梅;唐菲;张建龙;卞文安 刊期: 2005- 05
-
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DNA整合的克隆性
目前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从临床诊断发展到亚临床诊断.许多并无症状及体征的亚临床期患者亦可获得明确的诊断.但一些体积较小的如直径小于2cm的肝内瘤样病变与甲胎蛋白(AFP)阴性小HCC,因病灶过小,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也不易获得准确诊断[1].......
作者:张沛怡;王燕颖;成军;郎振为;杨倩;张建中;黄德庄;杨艳杰 刊期: 2005- 05
-
乙型肝炎病毒D基因型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根据HBV全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差异≥8%,现已将HBV分为A~G8个基因型[1].HBVDNA的基因型别呈一定的地域性分布,不同的基因型与HBV感染途经、致病性亦有一定的相关性[2].在我国约有90%原发性肝癌(HCC)合并HBV感染,HBV感染与HCC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迄今为止对HBV感染后的确切致癌机制还不甚清楚,有关HBV基因型与HCC关系的研究甚少.应用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作者:许正锯;张江灵;杨红;张启华;陈先礼 刊期: 2005- 05
-
霉酚酸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初步疗效观察
霉酚酸酯(MMF)是霉酚酸(MPA)的2-乙酰基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增殖性T和B淋巴细胞,从而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同时MPA对单核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IL-1)等细胞因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因此,MMF可以通过抑制过强的免疫反应发挥其治疗重型肝炎的作用.我国慢性重型肝炎常见的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作者:杨永峰;谭德明;谢玉桃;鲁猛厚;刘征波;沙新平;刘国珍;汪玲 刊期: 2005- 05
-
腹水脱落细胞中肝素酶的表达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价值
肝素酶是近年来发现的能够降解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的关键酶,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间隙侵袭的作用.我们前期研究表明,肝素酶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能够促进胃癌的血管生成、浸润与转移,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1].在腹水脱落细胞中肝素酶是否表达,能否用于鉴别腹水的性质鲜见报道.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素酶在腹水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探讨肝素酶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蔡永国;房殿春;杨仕明;罗元辉;陈陵;杨孟华;王东旭 刊期: 2005- 05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中、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3组,A组29例,B组31例,C组34例.A组内科治疗加PE联合CVVH治疗,B组内科治疗加PE治疗,C组仅予内科治疗.比较三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并观察A组和B组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A组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率50.0%(5/10),低钠血症改善,白细胞介素(IL......
作者:叶卫江;李兰娟;俞海燕;张新萍;田静;白明辉 刊期: 2005- 05
-
胆管细胞的增生与凋亡研究进展
临床上常见的胆管病变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胆管上皮损伤:(1)免疫调节性胆管病,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移植物抗宿主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2)感染性胆管病,如巨细胞病毒或隐孢子虫感染;(3)缺血,如肝移植后的肝动脉狭窄、慢性移植排斥;(4)毒性化合物;(5)发育异常引起的胆道疾病,如囊性纤维病和胆道闭锁;(6)胆管癌.从病理学角度看,这些胆管病均存在胆管细胞的死亡(凋亡或坏死......
作者:李崇辉;陈明易;黄志强 刊期: 2005- 05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信号系统与肝细胞癌转移研究进展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很强的刺激肝细胞增殖的丝裂原.HGF的单一受体c-Met是一跨膜蛋白,由原癌基因c-met编码.HGF激活c-Met,导致ras/致分裂素激活蛋白(MAP)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等信号转导途径的级联激活,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分散、细胞运动、侵袭、细胞迁移以及终转移等[1].......
作者:谢斌;董家鸿 刊期: 2005- 05
-
达肝素钠对肝癌生长转移抑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达肝素钠对肝癌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肝癌裸鼠转移模型(LCI-D20).40只模型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化疗组(顺铂+氟尿嘧啶)、达肝素钠组、联合组(顺铂、氟尿嘧啶与达肝素钠).观察肿瘤大小和转移、抑瘤率、测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微血管密度(MVD)、CD31.结果对照组、化疗组、达肝素钠组、联合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25245±13367)mm3、(1610±12......
作者:闫钧;郑起;汪昱;陆洪芬;薛琼;汤钊猷 刊期: 2005- 05
动态资讯
- 1 肥胖及非酒精性肝病与结直肠肿瘤
- 2 高压氧联合自由基拮抗剂对大鼠肝纤维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 3 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钠-氢交换泵-1的表达
- 4 重视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
- 5 难切性肝癌的切除方法
- 6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
- 7 丹参伍用牛磺酸对大鼠C C14中毒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 8 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外科治疗
- 9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评估
- 10 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 11 低水平HBsAg患者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12 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病变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 13 转化生长因子β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相互作用
- 14 分泌性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 15 门静脉高压状态下门体分流的超声分型及分流量与肝性脑病的关系
- 16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与肝移植
- 17 天然免疫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18 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停药后的安全性研究
- 19 《中华肝脏病杂志》征订征稿通知
- 20 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胎球蛋白A的变化及其病理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