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3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13/R
邮发代号: 7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脏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克隆及测序
目的建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克隆并测序,从全基因水平分析HBV基因变异与重型乙型肝炎发病的关系.方法10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提取HB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全基因.PCR产物构建到pUCm-T载体上,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DH-5α细胞,经酶切鉴定,获得含3.2KbHBVDNA的重组克隆菌,全基因测序,分析各读码框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化.结果4例成功构建H......
作者:吴炜;李兰娟;陈瑜;李君;钱香;程东庆 刊期: 2005- 10
-
幽门螺杆菌致肝脏病变的动物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经口接种的幽门螺杆菌(Hp)能否到达肝脏,并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能否导致小鼠肝脏病变.方法Hp悉尼株经口接种C57BL/6小鼠,8个月时处死,观察小鼠肝组织细菌定植与病理变化;提取肝组织DNA,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p基因,16SrRNAPCR产物测序与胃黏膜培养Hp、接种HpSS1PCR产物同源比较.结果实验组15只小鼠肝组织6只基因阳性.肝组织扩增Hp16SrRNAPCR产物测......
作者:田雪飞;范学工;付春燕;黄燕;朱才 刊期: 2005- 10
-
肝细胞L-FABP、FATP4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形成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4型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4)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机制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脂肪肝模型,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与半定量聚丙烯凝胶蛋白电泳方法测定脂肪肝肝组织中L-FABP、FATP4表达变化.结果高脂饮食脂肪肝大鼠肝脏中L-FABP于2周时其mRNA及蛋白表达增强,12周时表达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冯爱娟;陈东风 刊期: 2005- 10
-
人类白细胞抗原限制性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研究进展
不同个体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的免疫学和临床转归不同,这与宿主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s,HLA)等免疫遗传学背景和HBV自身特性均相关.HLA-Ⅰ类基因的型别和HBV抗原的序列特点,共同决定某一宿主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能够引起何种HLA-Ⅰ限制性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
作者:于乐成;侯金林 刊期: 2005- 10
-
原发性肝癌碘油栓塞后磁共振成像表现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HCC)碘油栓塞(TACE)后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23例TACE后手术切除的HC患者,共31个病灶.手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包括SE序列T1WI、FSET2WI和FMPSPGR多回合动态增强扫描.术后沿MRI扫描平面作5~10mm层厚肿瘤连续切面和HE染色病理大切片,行MRI影像病理对照研究.结果(1)MRI表现:SE序列上病灶信号多样,且多为不均匀......
作者:刘嵘;王建华;周康荣;严福华;颜志平;沈继章;谭云山;蔡宇 刊期: 2005- 10
-
用树鼩cDNA芯片研究树鼩肝癌中参与信号传导的部分基因变化情况
目的利用树鼩cDNA芯片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和(或)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树鼩肝细胞癌(HCC)发生过程中参与信号传导的部分基因表达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HCC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树鼩分3组:A组(AFB1组)、B组(AFB1+HBV组)、C组(正常对照组).所有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接受剖腹手术取肝组织检查,至肝癌形成时处死动物取肝癌和癌旁组织.用树鼩cDNA芯片检测实验第3......
作者:陈远能;曹骥;苏建家;李瑗 刊期: 2005- 10
-
U6嵌和型Maxizyme对肝癌突变抑癌基因p53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U6嵌和型Maxizyme对肝癌突变抑癌基因p53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设计针对肝癌突变抑癌基因p53(mtp53)249位密码子(AGG→AGT)Maxizyme(Mz)的基因片段,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使抗mtp53的Mz嵌于U6表达系统中,细胞外由T7RNA聚合酶转录,细胞内由RNA聚合酶Ⅲ高效转录.检测Mz在细胞外对mtp53的切割效率.在LipofectamineTM2000介......
作者:孔心涓;林菊生;宋宇虎;金由辛 刊期: 2005- 10
-
反义细胞周期素D1基因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
目的通过基因反义封闭技术体外抑制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的表达,研究其对肝癌细胞cyclinD1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肝癌细胞株HepG2为研究对象,通过转染可表达cyclinD1反义互补脱氧核苷酸(AScDNA)的质粒后,观察cyclinD1反义cDNA对HepG2细胞cyclinD1基因表达及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显示转染表达反义cycli......
作者:肖震宇;陈孝平;黄志勇 刊期: 2005- 10
-
细胞因子缓释微球免疫激活剂预防肝细胞癌术后复发
目的观察肿瘤免疫激活剂预防肝细胞癌(HCC)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1999年3月-2003年6月80例HCC根治切除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免疫激活剂组和对照组,进行肿瘤免疫激活剂注射,该免疫激活剂成分包括固定的HCC细胞或组织碎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的生物可降解缓释微球和免疫辅助物.观察肿瘤免疫激活剂皮内接种激发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和预防HCC切除术后复发的......
作者:彭宝岗;梁力建;何强;周凡;赖佳明;吕明德;黄洁夫 刊期: 2005- 10
-
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现状
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很高,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无外科手术指征,即使能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率亦较高.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方法(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亦称介入疗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和术后复发的肝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入疗法已被公认为治疗不能手术切除和术后复发肝癌的首选方法,但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转移问题仍末解决,影响了......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5- 10
动态资讯
- 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载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关系
- 2 关于MELD公式的认识
-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高尿酸血症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4 丛蛋白B1在不同肝细胞系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 5 乙型肝炎病毒特征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6 大黄酸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 7 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建议
- 8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在HBV慢性感染及干扰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
- 9 39例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多基因区变异位点分析
- 10 人工肝用肝细胞的培养及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1 上海地区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 12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表达的研究
- 13 肝脏炎性假瘤伴血清甲胎蛋白强阳性1例
- 14 丙型肝炎病毒NS3区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产物的纯化和抗原性分析
- 15 2008年肝脏病学的回顾和展望
- 16 去甲肾上腺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 17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
- 18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阳性的正常成体小鼠肝祖细胞向肝干细胞转化及HBx蛋白对肝干细胞稳定性的影响
- 1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 20 HBV拉米夫定耐药株多聚酶基因变异的研究